当前位置:小说BT吧>历史军事>重生于康熙末年> 第八百八十四章 报丧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八百八十四章 报丧(1 / 2)

重生于康熙末年 雁九 更新时间 2019-09-14

 厂右说微佳氏手缠了几日,但是曹项述是没有带绿菊出京心

春华那边,并不反对丈夫带妾室外放,甚至还主动劝丈夫顺了婆婆的意思,毕竟他在外也得人侍候。()

曹项思前想后,还是私下同绿菊说过后,带春华出京。不为旁的,就为春华嫁进来三年无出,受嫡母脸色的缘故。

绿菊心中,对正房嫡妻虽有防范之心,但是三年来相安无事小也唯有庆幸。虽说见曹项为春华着想。也只能心里泛酸,面上仍是贤良温柔。

因这个缘故,曹项毒后出京。留下长子、妾室,带着春华上任去了。

兆佳氏气个半死,心中已经后悔不已。她以为曹项不带绿菊。是因天阳年纪小、的缘故。与其便宜了春华,还不若将身边的红梅给了曹项,自己也能放心些。

三个媳妇,除了静惠连生了两个女儿,其他两个,都嫁进来三、四年,没有怀孕。

两个亲媳妇,她心中虽挑剔,也盼着早日抱上嫡孙;庶出的春华,却不愿她得了嫡子。“这婆媳本是天敌,只是静慧性子刻板,没什么可挑的,又是孤女,偶尔也让人生怜;素芯娘家叔伯兄弟多,本身又是个重规矩的,实挑不出什么。

只有春华,虽是兆佳氏自己挑的,但是却是越来越看不过眼。原因无他,实在是她太“乖巧懂事”太“温顺贤良”兆佳氏心里就不痛快。

曹颐送走堂弟,府中又迎进两个人,是孩子们蒙文与满文师傅。

这是七阿哥提议的,虽说早前。乌恩出嫁前,也曾教过几个孩子蒙语,但不过是日常用的几句口语。

不说旁人,就说天佑,身份在这里,往后恩萌出仕的可能性极大。作为曹颐的嫡子,做点侍卫或者伴读的可能性也不小。

即便蒙文与满文不需要精通,也要知晓些,往后才不抓瞎。

不知不觉,半月过去,新户部尚书的人选出来,左都御史田从典为户部尚书。

这位汉尚书,山西人,进士出身,在地方任了三任知县后为御史,而后十几年一直是京官,历任通政司参议、光禄寺卿、左副都御史、兵部侍郎。去年升至左都御史。年希尧案,就是他下江南审的。

曹颐同他虽不算相熟,但是同为京官数年,也不算陌生。从资历上说,左都御使与户部尚书都是从一品,算是平调,并不扎眼。

只是谁都晓得户部是个公事繁杂的衙门,汉尚书虽不是掌印尚书,却是干实事的那个。如今的户部满尚书是孙渣齐,原在八旗任都统,是武官转文官,不过是个摆设。田从典资历够了,但是年岁可不轻了。今年就已经是古稀之年。

不少人掐着指头,挨个数在朝的大学士与尚书,这过了古稀之年的,一个巴掌不够数。

真是不知道,这些气喘吁吁的老头子,到底能干什么事儿。

般人,都寻思,是不是皇上老了,见不得青壮的臣子在眼前晃悠;只有心思多的,琢磨着,康熙点田从典为户部尚书的用意。

有心思通达的,想到即将起复的曹枷身上,开始揣测起圣心来。

就是十六阿哥,出宫溜达到曹府,见到曹融时,都道:“这个田从典早年是有点“铁面御史,的意思,这几年上了年岁,也开始打太极。要不然,去年年希尧的案子,也不会审得稀里糊涂。他到户部能做什么?户部又不像礼部,是养老的衙门。看来,皇阿玛是给乎若留地方。”说到最后,他已经带了几分兴奋,道:“享若这几年不是正关注国计民生么?出仕户部,也能大展宏图。二品侍郎,听起来也威风

曹颐在官场多年,对于那些顶着“正不阿”牌子的官员,不能说不屑一顾,也委实敬重不起来。

“过易折”在官场上真正一身铁骨的,做不长久;做长久了,还顶着这样的旗号,多是沽名钓誉之辈。

这个田从典能从七品县令。熬到一品大员,也是官场老油子。

这些日子,曹颐也在想自己起复后之事。

说起来,户部是上上之选。因为户部现在是四阿哥坐镇。曹颗再入户部为官,好在四阿哥手下。

只是户部好是好,是侍郎可不是好坐的,干得活多,担得责任重。

“十六爷,我丁忧前,是正五品,这连升六级,可有些过了。许是皇上有旁的安排,也保不齐,还是静观其变吧。”曹颗说道。

十六阿哥闻言,白了他一眼。道:“你啊,谨慎的有些过了小”

两人正说着话,就有管家曹元到门口禀告,李家表少爷来报丧了。

听到“报丧”二字,曹颐坐直了身子,有些疑惑,问道:“李诚前些日子不是好得差不多了么?”

就听曹元道:“大爷,不是三表少爷,听说是苏州那边的老太太。两位表少爷都来了,除了报丧。还来同太太、大爷辞行,如今就在偏厅候着。”

这是文太君没了?

曹颐有些怔住,现下是康熙五十九年十一月,若是李煦丁忧,就算不能躲开四阿哥的清算,也能暂避锋芒,不会成为四阿哥登基后“杀鸡骇猴”的那只“鸡”

“李家的文氏老太君?我额娘入宫前,在李家还受过她的照拂。”十六阿哥见曹颐不吭声,道:“若是没记错,老人家已经九十多了,也算高寿。”

曹颐醒过神来,点了点头。随后对曹元摆摆手,道:“先使人带他们去见太太吧。”

曹元应声下去。十六阿哥道:“乎若既然家里有事,爷就先回去了,顺道去瞧瞧十三哥。”

曹颐犹豫了一下,开口问道:“十六爷,皇上会允李织造丁忧?”

十六阿哥倒是没有挑剔曹颐对堂舅生疏的称呼,毕竟他对李家也向来不亲。

“苏州织造,虽不是什么要紧的位置,但是李煦在苏州任上将近二十年,向来为皇父倚重。加上如今皇父手上得用的人又少,怕是会夺情。”十六阿哥寻思一会儿。回道。

是啊,当年孙太君去世后,曹寅虽在孝中,也没有卸任织造的官职。

有前例可循,康熙不会李煦丁忧也不稀奇。

说到底,还是康熙年迈,疑心病越发重了,只信任自己提拔的臣子。而那些青壮官员,早年被夺嫡风**及,康熙实是不放心用”

内宅,兰院,上拜

看着跪在地上的李语兄弟,李氏已是留下眼泪,起手扶起两孵胚刑。哽咽着道!“都是自家骨肉办紧起来太穴气引你们也要节哀,这时候上路,还有得罪遭。”

李诚也红了眼圈,道:“孙儿们无碍,只是不能在姑祖母跟前尽孝了。姑祖母好生保重,也省的老祖同祖父惦记。”“李氏除了为文太君的去世难过。最不放心的还是母亲高太君。

早年有文太君在时,高太君留在苏州,如姓相依,也算不孤单;如今文太君没了,高太君也是年将古稀,性子又不好,怨不得李氏不放。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