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历史军事>重生之第二帝国> 第383章 自信的尼古拉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83章 自信的尼古拉(1 / 2)

重生之第二帝国 幽泠秋月 更新时间 2019-09-02

 “亲爱的表哥:你最近过得好吗,小阿列克谢的病好些了吗,那些布尔什维克恶魔都被送到地狱去忏悔了吗,人家在柏林已经开始想念你们了哒……”

华美璀璨的金色大厅里,沙皇尼古拉二世正静静凝视着手中的这封信件。光滑的纸页上,是一行行娟秀细腻的毛语文字,信纸的最上方还扎了一个粉色的蝴蝶结装饰。随着时间的推移,尼古拉脸上的神情接连变幻,喜悦、慨然、苦涩、失落……最终又重新恢复到了那淡然而平静的神色。

“桑妮娅表妹从柏林来信,表达了对我们与德国人握手言和的强烈渴求。她在信中写道,包括她的皇储丈夫在内的所有德国高层,都不希望与我俄罗斯进行战争;只要我们在西线罢兵,他们将十分愿意与我们坐到谈判桌前。”尼古拉放下了手中的信件,缓缓说道,“圣师,我想知道神祇们有没有相关的暗示。”

咫尺之外,一名褐发披散的中年男子安静地站在尼古拉的下首。他颧骨高耸,两颊微陷,瘦削的脸庞下,如山羊一般的胡须在微风中轻轻飘动。最令人难忘的还是他的那一双眼眸,湛蓝色的瞳孔神采熠熠、精光四射;再加上那件古朴长袍,使得他颇有了几分神灵圣徒的气韵流转其中。听到尼古拉的话语,中年男子恭敬地向面前之人鞠了一躬。他双眸阖闭,手臂交叠,过不多时,随即从口中吐出了几个艰难晦涩、但却悠远空灵、宛若圣咏般的澄净音节。

见到中年男子的又一次“施法”,尼古拉双拳握紧,一丝紧张和期待之色便在他的脸上流露了出来。

作为虔诚的教徒,尼古拉自幼便对各种神灵传说充满了兴趣。而当他承继大位之后,更是和他那同样狂热信奉圣母玛利亚的表妹皇后一样。笃信神秘主义,喜好招待“神僧”、“圣童”、“先知”、“预言者”之类的人物,并经常在皇宫中举行隆重的降灵仪式。然而。上帝却并没有特殊眷顾这对夫妇。皇后菲奥萝多芙娜乃是血友病基因携带者维多利亚女王的直系孙女,加之她与沙皇尼古拉是表兄妹的近亲结婚。他们所养育的皇太子阿列克谢,便不幸遗传了严重的血友病。

以当前的医学水平,这种足以置人于死地的血友病没有任何手段能加以治愈。每当阿列克谢犯病的时候,几乎所有人的束手无策。而阿列克谢又是皇后在连续生了4个公主之后的唯一儿子,承载着延续罗曼诺夫皇朝的重任,沙皇夫妇心中的痛苦可想而知。为了救治阿列克谢,他们做了无数的尝试。但都未奏肤功。

1907年,刚满3岁的阿列克谢再次犯病,情况极度严峻;病急乱投医的皇后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在此强烈鄙视那些令人恶心的小广告)说服了尼古拉二世,召格里高利.拉斯普京进宫为皇太子治疗。在此之前。这位“神僧”已经成功预言了俄国一个省份所将遭遇的干旱,并“运功”治好了尼古拉大公的爱犬,其神异能力在俄国贵族阶层名噪一时。然而令沙皇夫妇惊喜万分的是,拉斯普京只给皇太子喝了一小包再普通不过的止血药粉,并陪在他床前讲了一会儿故事。昏迷不醒的阿列克谢竟然在第二天苏醒,身体也从濒危边缘恢复了过来!

凭借着这一神迹,来自萨拉托夫省的钓丝拉斯普京,便瞬间实现了最华丽的逆袭,被笃信神秘主义和爱子心切的沙皇夫妇奉为了座上宾。而他所拥有的“法力”。也在随后的日子里向他们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出来。只要他在宫中,皇太子便健康活泼;而当他离开宫内,皇太子便萎靡不振,日渐削瘦。特别是在1912年10月,陪同尼古拉在波兰境内狩猎的阿列克谢突发急病,高烧不退、流血不止,所有御医束手无策,皇室已经开始在为太子准备后事。然而当远在圣彼得堡的拉斯普京,向皇后发了一封声称皇太子必将活下来的电报之后,阿列克谢的病症登时就出现了好转,并再一次转危为安。时至今日,尼古拉对拉斯普京所拥有的“法力”早已是深信不疑,对他的信任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级别。

然而,正是由于这个人的出现,罗曼诺夫皇朝的覆灭至少提前了五年。

拉斯普京是一个有着双重人格的怪物。在沙皇夫妇面前,他谦逊恭谨,彬彬有礼,加上他能沟通上帝、治愈阿列克谢的莫名超能力,无论从哪个角度上看都是完美无缺的圣徒形象。然而在臣民面前,他却展现出了最狰狞凶恶、宛若地狱魔鬼的一面。凭借着与沙皇的密切关系,拉斯普京直接干预朝政,这个“污秽的酒色秃驴”,俨然成为了超越首相的绝对权力存在。奉承歌颂他的庸碌得到高升,鄙夷唾弃他的俊彦遭到谪贬。肥硕颟顸的陆军大臣苏克霍利姆之所以能稳坐此位,全靠的是他好好侍奉这位“御友”的关系。除此之外,拉斯普京的放浪形骸、污语鄙行和暴戾恣睢、也让他被广大的俄国民众甚至是贵族阶层视为了头号眼中钉。

俄国的民众们,看着皇宫里竟然收留了这种地痞无赖,对在1905年血腥镇压了革命、并造成当前社会种种弊端的罗曼诺夫皇朝更是切齿痛恨。而沙皇夫妇却见到这些刁民,竟然连如此光辉澄净的圣徒都要唾弃诽谤,心中同样是怒火狂涌。由于二者都无法看到拉斯普京的两面性,也就无法对彼此的行为做出理解,沙皇和人民便互相将对方推到了尖锐对立的立场上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