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都市言情>王大锤的大电影> 第90章 剧组下农村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90章 剧组下农村(2 / 2)

王大锤的大电影 陈坚强 更新时间 2021-12-23

王旭探出窗外观望,一边感叹:“前面有池塘,后面有竹山,一排排的房子极有层次感,古朴的祠堂老屋倍添历史韵味,真是太美了。”

二十分钟后,车队到了马鞍村。

好嘛又是一阵锣鼓喧天,村里的人虽然没有镇上那么多,望去也有好几百人。

再看家家户户张灯结彩、贴满窗花春联,好像过年时一样喜庆,这就是剧组需要的过年场景。

马鞍村要拍的戏就是李成功和牛耿坐的巴士公交车途径村里,撞了一位老婆婆,引发了一场村民和李成功的纠纷,最后老婆婆没事了,淳朴的村民也就不追究了,不尽如此因为车子熄火走不了,村民们还热情的做饭做菜招待车上的乘客,还准备了一辆拖拉机宅着李成功和牛耿到镇上去。

这一部份戏看似简单确需要两天才能拍完,这当中有一天的时间用来布景和甄选群众演员。村民们全力配合剧组的要求,把一堵墙都给拆了,用砖重砌一个牛栏。水塘里本来水很少,但因为要拍摄村妇洗衣,硬是把它灌满了。

最有意思的是选群众演员,王旭看到一位大哥穿的非常洋气像要娶亲一样,对他笑道:“这位大哥明天拍戏可不能穿得这么洋气,你要有劳动人民的样子,身上一定要沾点灰土哦。”

“衣服还不能这么洋气?我还特意换了一身衣服来了。没事,我明天一定听导演的。”

一位四十多岁的男子在一旁嘀咕着,引来村民一片哄笑。

王旭指着一位老婆婆说道:“这个老婆婆的形象很好,可以直接入镜,拍摄当天就穿这套衣服来啊!”

甄选现场热热闹闹的,有一个赤壁小伙钱忠强今年20岁,正好来马鞍村走亲戚。听说有剧组在招群众演员,他就匆匆赶来试镜了。

还有一个在拍摄现场不停穿梭的小姑娘,吴琪,她,今年19岁,家住汀泗桥镇,来到马鞍村就是为了看王旭拍戏。因为她很喜欢王旭在《万万没想到》里演的王大锤一角。

一早起来,她步行两个小时才到了马鞍村。

当地的电视台记者采访吴琪,她有些腼腆的笑道:“在拍摄现场,当见到王大锤,一身的汗水与步行的疲惫都烟消云散了。”

“我其实很想与王大锤合影,希望今天我能如愿。”

其实,从咸宁各个地方赶来追星的,不止吴琪一个人。现场可以看到很多外地的,他们中甚至有些武汉人,都是赶着来看拍电影与明星的。

有了村民的热情帮助和配合,第二天早上剧组就顺利的开机了,四周好多百姓盯着一双双大眼睛,对于他们来说一辈子可能就这么一次看到拍电影。

“站在李成功旁边那个穿格子衣服的男青年,不要参加这个镜头演出,穿的太时髦了。”一个声音从监视器棚内传来。“叫那个拿扁担的人,不要盯着牛耿看。”同一个声音又传来了。“拍得很好,再来一次。”“这条ok啦。继续,下一条!”还是那个声音。

这个声音来自于香江著名导演叶韦民,他是现场最忙碌的人之一;李成功的扮演者就是王旭,身穿褐色大衣,白衬衣配领带,脸上架着眼镜,显得格外斯文;牛耿的扮演者就是王保强,灰色夹克配上蓝色牛仔裤,一顶老式的雷锋帽显得有些憨厚。

在现场,晚上下了一场小雨村庄一路泥泞,但是这并没有阻挡摄制组的热情。导演不停地穿梭在拍摄现场和监视器棚之间,期间还要不停地向演员们讲戏,并不时地亲自为演员们示范表情和动作。

原来,这一段戏有大量的群众演员参与出演,所以相对入戏慢,甚至一条要拍上十余遍,因此拍摄时间较长。动作慢了,重来!眼神错了,再来;全身汗湿了,继续——即使辛苦,当地的群众演员个个还是积极投入到每一次拍摄。

“演员真不好做,我这次算是明白了。”这是四周看热闹的群众听到最多的一句感叹。

与群众演员相比,王旭和王保强就显得老练多了。一个眼神,一个神态、一个动作……处处都透露出专业演员的水准,逗得叶伟民导演在监视器棚内都时不时哈哈大笑,也赢得了现场围观群众的赞叹声。

当天下午五点,这场马鞍村的戏拍完了。

为了感谢村民的热情招待,临走前王旭和王保强共同出钱买了一些书包和文具用品送给村里的孩子们。

告别难忘的马鞍村,回到镇上旅馆时已经是晚上七点半了。王旭,庄小蝶,陈阮回到房间就打开电脑,还有半个小时《报告老板》就要播出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