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1(1 / 2)

西游剑侠志 寇准 更新时间 2021-12-24

 第一章

云来酒楼是北京城内一家普普通通的酒店,规模不大,地理位置也不甚理想。但由于价格公道,酒菜也适口,所以酒楼的生意非常红火。

这日午时,正赶上饭口,云来酒楼内人声鼎沸,楼下大堂座无虚席。

“小二,我点的醋溜排骨怎么还没上来?”一声喝问,却是一个客商模样的人催促道。

很快,一个手脚麻利的店小二小跑过来,客客气气道:“客官稍坐,我去后厨催一催,马上就来。”

瞧这个店小二个头不高,该有个二十五六岁的样子。长相朴实,为人厚道,脸上一直挂着无害的笑容,见了谁都是一副逢迎恭敬的态度。

“小二,倒茶啊”又闻一声喊。

“茶来咯!”店小二应喝一声,拎过茶壶便向那边跑去。

“哎呦”忽听一声惨叫,只见那店小二不知被哪位大爷伸出来的腿给绊倒了,一下摔了个嘴啃泥。

“不好,茶壶飞了”不知是谁喊了一声,但见一只茶壶飞了半空,里面滚烫的茶水倾洒而出。

“快跑啊要烫死人啦”本来就乱哄哄的大堂更加混乱,众食客四处乱窜,唯恐那壶茶水落在自己身上。

店小二见状不好,顾不得身上伤痛,猛地一个鲤鱼打挺,竟然给他翻了起来。

“我的茶壶”店小二惊呼一声,身子向前一窜,想要将其接住。

不料他刚没跑两步,茶壶‘咚’的一声落下了,随即听见一声杀猪般的吼声

“完咯,出大事了。”店小二一咧嘴,心知这个月的月钱怕是要扣光了。

“他奶奶的,谁扔的茶壶,烫死你爷爷了”一声粗犷的喝骂,但见一个彪形大汉站了起来,瞧他穿一身黑汗衫,一脸乱髯,皮肤黑炭也似,活脱一个黑旋风啊。

屋漏偏逢连夜雨啊,店小二心下惨然,瞧这架势,还是个惹不起的主。

“大爷,您大人大量,是小的不对,求您千万饶小的一命。”店小二跪爬到黑大汉身前,磕头如捣蒜。

黑大汉怒目圆睁,撩起衣襟抹了抹脸上的热水,骂道:“他奶奶的,你个小兔崽子也不打听打听,爷我什么时候吃过亏?白白挨了你小兔崽子一茶壶,是说饶便能饶的吗?”

店小二诚惶诚恐道:“大爷,小的我却不是有意的,您您饶命啊”

黑大汉怒哼道:“绕不得,今天你必须给我一个说法。”

要说法?店小二心里却明白,这黑大汉是讹诈上自己了。

“大爷,不然您说个数,容小的斟酌斟酌”店小二小心翼翼的问道,他也是个精通事故的,毕竟是自己有错在先,就算对方讹诈的不是太过分,他还愿意破财免灾。

果然,那黑大汉低头沉吟起来,似乎在盘算讹多少钱合理。

“那就就五十两吧”黑大汉伸出五个手指,一本正经道。

“什么?五十两?”店小二惊得一下跳了起来,口中喊道:“我一个月的工钱才三钱银子,你居然要我五十两?”

一众食客也都议论纷纷,私下里都指责黑大汉的不是。

这时,云来酒楼的掌柜的姗姗来迟,脸色不善的问道:“怎么回事啊?”

不等黑大汉说话,店小二抢先道;“掌柜的,这黑炭想讹诈我五十两银子,在座的诸位客官都可以作证。”

所谓看热闹的不嫌事大,众食客纷纷点头。

掌柜的哂笑一身,斜眼瞧着黑大汉,道;“客官,这可就是您不讲道理了,就算我们小二有错在先,您也不能张口就是‘五十两’啊,过分了些吧。”

瞧掌柜的有恃无恐,想必在京城里有些小靠山,一般的无赖混混还不放在眼里。

黑大汉见众人在议论自己,脸色更加难看,骂道;“他奶奶的,你们都当爷我是无赖吗?”

听了问话,众食客不承认也不否认,都在等着下文。

果然,那黑大汉嘿嘿冷笑一声,手伸怀里摸索了一阵,哼道;“你们都给爷瞧仔细了。”

说着,手掌猛地往桌面上一拍,待他移开手时,只见一块古铜令牌出现在桌子上。

令牌呈长方形状,表面光滑如镜,尾端还缀着一条红穗子。

也并没有什么不同,但众人一见了上面的字,顿时哗然。

只见令牌上工工整整刻上了一个大字:侠

“大侠,他是大侠啊”众食客表情不一,有羡慕的,也有惊恐的。

当然,表情最扭曲的还属店小二,他现在真不知是该哭还是该自杀了,没想到今日他居然惹上了大侠。

掌柜的一脸的尴尬,连声道;“误会误会”

黑大汉哈哈大笑一声,提高了嗓门,朗声道:“你们这群小兔崽子都给爷听仔细了,爷正是江湖中,人称铁头金刚的金刚门弟子,刘霸。”

闻言,人群中又开始了新一轮的议论,铁头金刚是谁?金刚门是什么?刘霸又是谁?

有晓通江湖讯息的人便开始科普,这金刚门是山东境内的一个门派,门派历史也有十几年了。金刚门以一手外门功夫混迹江湖,门下弟子大多修习硬功,最是抗揍。

众人恍然大悟,瞧眼前这刘霸生得黑炭也似,想必一身外门硬功定然了得。

听了刘霸自报家门,店小二立时跪倒在地,连连求饶:“刘爷爷饶命啊,小的有眼不识泰山,不知您是大侠铁头金刚,求刘爷网开一面,放了小的吧。”

掌柜的早命人取来了银子,捧在手里,求道;“刘爷,这是五十两银子,您大人大量,饶过我这小店吧。”

刘霸嘿嘿一笑,道:“现在你们都知道了爷的侠名,这钱爷也不能收了,不然传出去,爷还怎么行走江湖啊?”

“那刘爷您说怎么办?只要饶了小人的酒楼,怎么都成。”掌柜的赔笑道。

刘霸沉吟片刻,忽的一挑眉毛,指着跪在地上的店小二,道:“爷我是大侠,从不欺负人。这样好了,叫这个小兔崽子和也决斗,若爷赢了,你赔我一百两银子,若他赢了,爷立马就走。”

闻言,掌柜的一脸痛苦,咬牙道:“一百两,成。”

然后一脚踢在店小二的屁股上,骂道:“小二,你惹得祸,自己看着办。”

店小二惨然,一顿揍也就罢了,可这一百两银子,岂不是要他白做一辈子店小二吗?

众食客见有热闹可看,才不管店小二的后半生,纷纷叫好:“决斗,决斗”

更有人开庄赌博,刘霸对店小二,赔率一赔一百。

眼见事情发展到了这个地步,店小二猛地站起身,心里登时迸发出一股怒气,喝道:“决斗便决斗,今天小二我我也不想活了”

说着,随手提起一只长凳,猛地向刘霸的脑袋砸去。

眼见长凳袭来,那刘霸却不躲不避,想他号称铁头金刚,一身的功夫都在头上。

这店小二凡人一枚,哪里懂得罩门弱点之说,只顾死命打来。

听见‘啪’的一声碎响,店小二手中的长凳顿时碎裂,散落一地。

反观那刘霸好整以暇的站着,稳如泰山。

“好!!”众看客齐声喝彩。

店小二见手里的兵器碎了,顿时抱头蹲在地上,将后背露出来给人揍。

只是良久不见有人来打,更听不见一丝声音。

店小二偷眼向外瞧了瞧,只见大堂内看热闹的食客们一个个目瞪口呆,好似见到了什么不可思议的东西。

店小二满心好奇,大着胆子站起了身,随着众人的目光看去。

只见在他的前方三尺,那刘霸岿然不动,眼睛睁的老大。

奇怪的是在他两眼中间,一道血流缓缓淌下,顺着他的鼻尖一滴滴落了下来。

“刘刘大爷?”店小二小心的凑到跟前,抬首轻轻推了他一下。

那铁头金刚刘霸忽的向后仰倒,魁梧的身躯轰然倒下,激起大团烟尘。

“杀杀人啦”

第二章

天门大街是北京城最繁华的街道,每当傍晚时分,街上便开始热闹起来,杂耍的、说书的、卖唱的、摆摊的、乞讨的纷纷涌现。

街两旁的赌场、青楼、乐坊等供人消遣的地方也迎来了一天中最繁忙的时段。

“铛铛铛”三声锣响传来,寻声看去,却是一座高楼前摆着一架铜锣,一人手持棒槌立在锣旁。

“开戏了开戏了”顿时有人被锣声吸引,朝这边凑了过来。

来到高楼前,仰头望去,但见一座六层高的大楼直挺挺的立在眼前,如鹤立鸡群,卓尔不凡。

此高楼呈六角塔形,红墙绿瓦格外耀人,每一层的房檐角挂着一只大红灯笼,一层六个,六层便是三十六只红灯笼,端的是灯火辉煌。

漆红的大门敞开着,门两旁的立柱上分别挂着一幅对联,一书:假作真时真亦假,令一书:无为有处有还无。

门梁上悬一匾额,上书三个烫金大字:万福楼

万福楼,又称京城大戏院,始建于万历三年,至今有整整二十年矣。

据说这万福楼建造之初,由朝廷拨款,工部亲自监造,动用千余工匠,用了两年时间方才建成。

由此可见,这万福楼的主人与皇家关系匪浅,不然区区一个戏院,怎的连朝廷都惊动了?

“好戏要开场咯”又是一声喊,但见一个后生将一道旗牌挂在门旁,上面写着今日的戏码,正是狸猫换太子。

京城百姓最喜欢听京戏,见万福楼好戏开场,纷纷慷慨解囊,不多时,千余张戏票便一售而空。

众人涌进万福楼,手持戏票,都在寻找自己的座位。

人分三教九流,这戏票也要分个一二三等。

三等戏票群聚一楼大厅,这里人多口杂,戏台又高,看戏时难免仰头眺望,还要忍着周围人的秽言秽语,乌烟瘴气,着实苦不堪言。

二等戏票在二楼的缓台上,视线虽好,但难免会有些自恃清高之辈,品头论足,不胜其烦。

最好的还属一等戏票,位于三楼的包间厢房,居高临下,十丈见方的大戏台尽收眼底。厢房里布置的极为精致,太师椅、八仙桌,桌上美酒佳肴应有尽有。

这便是万福楼的‘下三层’,花钱看戏,消遣娱乐。

其实很少有人知道,万福楼的‘上三层’也是演戏的地方,不过上三层的戏不在戏台,而在江湖。唱戏的戏子也不是什么生、净、丑、旦,而是声名显赫的武林大侠。

在这里,江湖就是一个大戏台,而大侠就是唱戏的戏子。

“侠戏啊!”忽闻一声叹息,却见三楼一个包厢里坐着一位中年文士。

那文士生的干干瘦瘦,脸色蜡黄,两只眼圈熊猫也似,浑身无力的摊坐在太师椅上。

在他面前摆着一张桌案,桌上笔墨纸砚一应俱全。

“哎,这戏真是越来越写了,不比当初,随便一个江湖仇杀的故事便能引起不小的轰动。”中年文士悠悠自语,思绪不觉回到了二十二年前

那时候神宗皇帝刚刚登基,改年号为万历。

万历一年,金古梁还只是一个落魄书生,平日里靠给人写家书状纸糊口,闲暇时喜欢收集江湖轶事,并将其编撰成书,有顾客上门的时候顺便兜售一本,权当做意外之财了。

可他也不想一想,来找他写状纸家书的顾客莫不是些目不识丁的乡野村夫,哪有闲情逸致买他的书看?

直到一个带着面具的怪人出现,金古梁写的书才终于有了用武之地。

那怪人自称戏班班主,还说要请金古梁担任他戏班写戏的先生。

当时金古梁还挺纳闷,他只是个落魄书生,平时就很少听戏,更不用说写戏了。

只是那怪人说,此戏并非是戏台上的戏,而是江湖中的戏,也称之为‘侠戏’。

金古梁当时也别无出路,便答应了怪人的邀请,成为了戏班的写戏先生。

那时还没有万福楼,而万历朝也刚刚成立,根基不稳,民心不齐。

班主便要求金古梁写一场有关于爱国爱民的‘侠戏’。

金古梁初出茅庐,正值雄心壮志。他立时奋笔疾书,一月后便交出了第一出‘侠戏’。

班主看过之后,满意的点了点头,然后拿着戏本便失踪了。

数月后,江湖中忽然流传起了一个故事,据说有一个叫‘郭靖’的人,本是汉人,却因为种种原因流落到了外族。

这郭靖为人老实厚道,头脑愚笨,但使得一手好弓箭,因一箭射双雕,颇得外族首领赏识。

郭靖虽生在外族,但心里始终记得自己是汉人。长大后回到了中原,历经种种奇遇机缘,摇身一变成了江湖高手。

再后来,外族入侵,郭靖心系家国,挺身而出镇守襄阳,并击退了曾赏识过他的异族首领。此后,郭靖的侠名天下皆知。

郭靖郭大侠成为天下人竞相模仿的对象,尤其是二十郎当岁的少年,都想要成为郭靖一样的大侠。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一时间,大明朝民心空前团结,又一年后,万福楼建了起来。

从此以后,金古梁便搬进了万福楼里,他笔下的大侠也不仅仅局限于流言传说中,而是化作了一个个真实的人,走进了这个虚幻的江湖中。

时光荏苒,金古梁这一写便是二十年,二十年间,他编纂了百余部侠戏,也创造出了几十位声名显赫的大侠。

比如神雕大侠杨过,小李飞刀李寻欢,明教教主张无忌,笑傲江湖令狐冲,还有那白云城主叶孤城以及白衣剑神西门吹雪等等。

想到这里,金古梁不禁佩服起万福楼的主人,也是所有江湖大戏的戏班班主。

班主姓琦,大家都称他为琦班主。

这位琦班主很是奇怪,常年带着一张京剧脸谱,便是吃饭睡觉也不摘下来,好像这脸谱生来便长在他脸上似的。

琦班主平日里十分随和,便连说话也很少有大声的时候。不知道的,一定以为他就是个普普通通的戏班班主,别无其他。

不过金古梁知道,这位看似一团和气的琦班主,实则是个神通广大的人物。

别的不提,单拿叶孤城与西门吹雪那出戏来说。本来金古梁是打算让他二人在华山之巅决战。不过问过琦班主之后却被否决了,琦班主说这场决斗的戏十分精彩,若在华山之巅演出有些可惜了,不如在紫禁之巅吧。

当时听了琦班主的话,金古梁整个人都傻了,紫禁之巅,那可是皇宫啊,如何敢在那里演戏?

琦班主却告诉他不用担心,还说自有办法。

果然,七天之后,琦班主便通知他进宫准备戏台,说皇上会亲自看这出‘侠戏’。

金古梁哪敢怠慢,从戏子、吊绳、道具、替身武生到戏本、台词、动作、服装等,皆亲力亲为,不敢有一丝疏漏。

功夫不负有心人,白云城主叶孤城对阵白衣剑神西门吹雪,那一场紫禁之巅的决斗非常成功,立时便名动江湖。。

“一剑西来,天外飞仙,呵呵,江湖中再难有如此精彩绝伦的戏了。”金古梁笑叹了一声。

笑的是他创造了无数脍炙人口的‘侠戏’,深受天下人的追捧。叹的是他感觉到了力不从心,每一次提笔都会有种乏力的感觉。

二十几年的伏案耕耘,金古梁已经江郎才尽,再写下去无非是新壶装老酒,难有突破。

“侠戏啊!”金古梁长叹一声,提起笔来,正要再装一壶老酒,却被一阵呼噜声搅扰了。

抬头看去,但见他对面的一个包厢里同样摆放着一张桌案,桌上伏着一人,睡得死猪一般,鼾声震天。

“孙晓!”金古梁一见此人,便觉气不打一处来。

那孙晓同他一样,也是被琦班主找来写侠戏的。只是这人来到万福楼二十几年了,愣是一出‘侠戏’也没交出来。

金古梁还记得,孙晓初来万福楼时还是个二十郎当岁的少年,在班主面前夸下海口,说自己有一部十分精彩的‘侠戏’,若是写出来,定是一出震铄古今的大戏。

琦班主还真相信他了,招他进了万福楼,供吃供住供银子,就等着他写一出震铄古今的大戏。

谁知二十年过去了,这孙晓只写出了他口中‘大戏’的前半部,后半部戏迟迟未能交出。

琦班主为人厚道,每隔一段时间便低三下四的来问‘大戏’的进度。

每次来问,孙晓都信誓旦旦的保证交戏的日期,可是到了日子,他却总能找出各种理由推诿拖延,甚至直接消失不见。

对此,琦班主也是没了办法,以至于后来再见到他,莫不是长叹一声,满是无奈道:“孙先生,不知在琦某人有生之年,还能否见到您说的大戏呢?”

第三章

南京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城,先秦时期楚威王熊商灭越,熊商为了镇压‘王气’,并于石头山筑建金陵邑,所以南京最早被称为‘金陵’。

秦末之乱,吴大帝孙权在石头山金陵邑旧地又建了一座石头城,并在此建都,称之为‘建邺’。

晋灭吴后,占领了建邺,为避司马邺之讳,于建兴元年改名为‘建康’。

但好景不长,很快南京城又迎来了五华之乱,西晋灭亡,中原士族衣冠南渡,建武元年,司马睿占领了建康,并建立东晋。

此后,南京成为正统中华文化的中心。以至于东晋以后,宋、齐、梁、陈相继在此建都,史称南朝。南朝与此前的吴、晋并成为六朝,这也是六朝古都南京的由来。

在随后的几百年间,南京又经历了隋、唐、元三朝变迁,称呼也是一变再变,金陵府、江宁府、集庆路等。直至明太祖朱元璋建立了明朝,定都于此,是为京师应天府。

最后又经历了一次靖难之役,燕王朱棣继位大统,又于永乐十九年迁都北京,应天府则改名为南京,留存至今。

这便是南京这一古城的历史,经历了岁月变迁,见证了无数辉煌与落败。

而南京城仍然屹立不倒,并且峥嵘趋上,日渐繁盛。

“小女侠,我的大枣又香又甜,才三文钱一斤,要不要称上两斤尝尝?”寻声看去,但见一个贩枣子的摊位前蹲着一位红衣少女,卖枣子的老伯竭力兜售自己的枣子。

少女明亮的双目转了转,问道;“我可以尝一个吗?”

老伯忙道:“那可不行,自古都是先买后尝,哪有先尝后买的道理,再者说,万一你尝了之后不买了怎么办?”

少女昂着脑袋想了想,觉得老伯说的有理,不过心下还是觉得不妥,问道;“那万一你的枣子不甜呢?”

老伯清了清嗓子,一本正经道;“小姑娘,老头子我卖了几十年的枣子,凭的就是诚信无欺。我的枣子香甜可口,价格公道,这南京城谁人不知。”说到这里,老伯笑呵呵道:“女侠你一看就是个精明人,我如何能骗的了你啊。”

闻言,少女哈哈一笑,道:“那是自然,我朱小七行走江湖,凭的就是一双慧眼。那就先称二斤来尝尝吧,料你也不敢欺瞒本女侠。”

老伯手脚利落的称了二斤枣子,装在了纸袋里递了过去。

朱小七从腰间取下了一个小布袋,从里面取出了一粒珠子递给了老伯。

那里珠子晶莹剔透,放在阳光下顿时光芒四溢,一看便知是价值连城的宝贝。

老伯手里捧着珠子,眼睛都快被珠子散发的光芒给耀瞎了。

朱小七一脸谨慎的问道:“怎么?不够换你的枣子吗?”

老伯立时反应过来,连声道;“够了够了,刚好二斤枣子的钱,你不亏,我也不亏。”

朱小七暗自舒了一口气,一本正经道;“那当然,本女侠从不占别人的便宜,别人也别想从我这里得到一点好处。”说完又觉得有些欠缺,便又加上一句:“行走江湖,便得光明磊落。”

老伯一边收拾摊子一边附和道;“女侠说的对极了,若是江湖中多一些像您这样的大侠,咱们百姓可都要幸福死了。”心里却暗自庆幸:“果然是个富家小姐,扮作江湖女侠行走江湖,像这种未经世事的小姑娘最是好骗了。”

朱小七头一仰,大笑道:“那是自然。咦?老伯,你这是要收摊了吗?”

老伯道;“是啊,今天财神爷降临,我得赶紧回家烧香。”说完,背起一袋大枣,赶着投胎似得逃走了。

朱小七满脸疑惑的自语:“财神爷降临,为什么要烧香呢?”一边说一边往嘴里塞了一颗枣子。

瞬时间,朱小七感觉到舌下生津,一股酸味直欲将她的两排皓齿酸倒了。

良久,朱小七咧着小嘴,嘶声道;“这枣子好酸。”

朱小七才醒悟过来,她是被那个看似忠厚的贩枣老伯给骗了。

“死骗子,别让本女侠再碰见你,不然叫你好看,哼”朱小七怒哼一声,一把将手里的二斤枣子摔在地上,红润的大枣登时滚落一地。

她又将地上的大枣尽数踩烂,心里的怒气才消了一些。

随后,朱小七从包裹里拿出了一本厚厚的书册,看封页上写的正是江湖志异。原来她收集了近两年来的江湖志异,并装订成了一本厚厚的书籍,以方便研读。

直接翻到了最后一页,上面所记载的正是上月所发生的江湖异闻。

“剑神张敬修又现身凤仙楼”朱小七一脸的痴迷道;“他在扬州啊,这次我一定要找到他。”

朱小七要寻找的这位剑神张敬修乃是时下江湖中锋芒最盛的一位绝世高手。此人少年成名,天纵奇才,一手无影剑难逢敌手。据说他出剑之时,根本无人能看出他的剑路,谈笑间取人性命,混迹江湖十余年间,没有人能在他的剑下走过三招。

这只是其一,江湖还有传言,凡是见过张敬修的女子,一定会被他俘获了芳心。因为这位张剑神不仅剑术卓绝,还是一位风流倜傥的大才子,更有大明朝第一美男子之美誉。

试想一下,一位江湖大侠,德才兼备,文武双全,天下间哪个女子能不为其倾心?

朱小七自然也十分仰慕张敬修,这才背着家里人逃了出来,意图闯荡江湖,并结识这位名满天下的剑神张大侠。

只是朱小七出师不利,初入江湖便遇见了骗子,叫她是颇感郁郁。

“书上说,欲成大侠,必先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我今日被骗,该是老天在考验我,若是连这点委屈都忍不得,还做什么大侠?”朱小七自顾自的宽慰了一阵。

既想通了此节,朱小七脸上又露出灿烂的笑容,欢呼道:“去扬州咯!”

她刚刚迈出脚步,肩膀忽的被人撞了一下。朱小七被撞得一个跌列,原地转了三四圈才站稳了脚。

与此同时,朱小七感觉到腰间一松,伸手去摸,装着珠子的布袋已然不见了。

她立时反应了过来,刚刚撞她那人是盗贼。

朱小七急忙四下巡视,但见四周都是人,根本分辨不出谁是小偷。

朱小七心中大气,仰头大喊道:“抓贼啊。”

众人的目光都别她这一声喊吸引了过来,却唯独一个矮胖子转身逃跑。

朱小七目光凌厉,早注意到了那人,喝道;“小贼,哪里跑。”说话时,便已动身去追。

别看她只是一个女子,但从小调皮捣蛋,真比男孩子还要顽劣。

一路追赶,掀翻了无数商贩摊位,又撞到了许多无辜路人,终于那小贼在一个废旧的胡同口挺下了脚。

朱小七也是累得上气不接下气,但见小贼也跑不动了,心中一喜,猛地向前一窜,欲要将小贼擒下。

谁知那小贼反手一抓,扣住了朱小七的手腕,将她拖进了胡同里。

“啊!大胆毛贼,你要做什么?”朱小七被堵在了胡同里,大声质问道。

小贼一步步逼向朱小七,狠厉的脸上冷笑道:“你追了我八条街,现在还问我做什么?”

朱小七心里不由得生出一股惧意,瞧她被困的这条胡同阴暗狭窄,人迹罕至,正是书上恶徒杀人抛尸的好地方。

“你你别过啊,大不了我不追了便是,你放我出去,本女侠保证不为难你。”朱小七胸膛一挺,信誓旦旦道。

“女侠?”小贼上下打量朱小七两眼,顿时放声大笑,道;“你一个乳臭未干的小娃娃,也敢称江湖大侠?你当我是瞎子吗?”

朱小七强装镇定,道:“我我本来就是大侠,不信的话,你来打我呀!”

说着,一抖红袍,摆了一个开门见山的起手式。别说,朱小七这一架势像模像样,还真将小贼给唬住了。

小贼迟疑了一下,心道:“若真碰见了大侠,我这条小命怕是要交待在这了。”又摸了摸抢来的钱袋,他知道这袋子里装的都是价值连城的宝贝,若就这样奉还,心里着实不甘。

“这可如何是好?”小贼心里矛盾,脑中忽的想起了什么,朝她问道;“既是江湖大侠,那你可有侠牌吗?”

小贼口中的‘侠牌’乃是江湖大侠的随身令牌,是由朝廷亲自配发,以免有人冒充大侠,招摇撞骗。

朱小七一咧嘴,她装作大侠是唬人的,哪里来的‘侠牌’啊。

小贼见她拿不出‘侠牌’,已察觉对方是装出来了。他抽出一把匕首,步步紧逼道:“女侠,你的牌子呢?快拿出来给我瞧瞧。”

朱小七一步步倒退,后背忽的撞到了墙面,已是退到了尽头,再无处可逃。

小贼嘿嘿坏笑一声,猛地向朱小七扑了过去。

朱小七吓的抱头蹲在地上,尖叫连连。

她惨叫了一阵,却并未感觉到有刀子刺过来,好奇之下,偷偷露出一只眼睛查看外面的情况。

但见那矮胖小贼的身体倒在地上,胸口上插着一柄匕首,两眼翻白,口吐鲜血,竟然被人给杀死了。

朱小七第一次见到死人,吓得一下跳了起来。忽的衣领被人拎住了,她整个人被提在半空,像只乖巧可怜的小猫一样,任人摆弄。

忽听一声清响,正是朱小七怀里的江湖志异掉在了地上。

那人‘咦’了一声,一手提着朱小七,一手去捡那。

那人将书捡起之时,正翻到了一页印着画像像的书页。

书页上画着的头像不是独眼龙,便是刀疤脸,一个个面目狰狞,可怖异常,一看便知是穷凶极恶之人。

在书页正上方写着几个大字,正是:江湖恶人榜。

那人嘿嘿冷笑一声,手指恶人榜排名第一的画像,放在脸旁问道:“小姑娘,这人像我吗?”

朱小七呆呆的看了一会,霎时惊叫一声,竟给吓昏了过去。

第四章

“世风日下啊,想我金古梁每日绞尽脑汁编写侠戏,为的不过是月底的几百两银子。他孙晓到了这里便蒙头大睡,常年如是,月底了照样领月钱!”金古梁叹了一声,忽的将手中笔杆摔在地上,骂道:“厚颜无耻啊。”

“铛铛铛”几声锣响传来,但见楼下大戏台拉开了帷幕,台下众人轰然叫好,看来好戏已经开场了。

正在这时,听见一连串急喊:“金先生不好啦,金先生出事啦!”

金古梁皱着眉,视线中一个书童模样的少年一路小跑,从一楼大堂一直窜到了三楼,直至金古梁的厢房前才停住了脚。

书童手中扬着一本薄薄的书册,上气不接下气道:“金先生,出事了。”

金古梁示意他将书册放在桌上,也不去看,而是先训斥道:“小福子,跟你说过多少次了,做事稳重些,你怎么总是慌慌张张的。”

书童忙认错道:“先生教训的是,我以后再不敢了。”

金古梁这才顺了口气,目光向桌上的书册看去。

说是书册,其实就是几张白纸钉在了一起,类似书籍,只是页数少了些,纸质也差了些。

封页上画着水墨山水,工笔绝妙,颇具古意。山水画的一侧写了几个大字,正是:江湖志异。

金古梁啧啧赞道:“这一期的封面画的不错,百晓生也知道做些正经事了。”

翻了一页,金古梁兀自读道:“华山派掌门下月十五出关,广邀江湖豪杰上山观礼”读罢,品评道;“华山最近是太平了些,该折腾折腾了。”

说完又接着读下一条:“五龙山匪患猖獗,振威镖局正式向五龙山发出决战书。”紧接着赞许道:“怪不得振威镖局的生意越做越好”

小福子小心提醒道:“金先生,看下页。”

金古梁翻过这页提及的江湖琐事,忽然见到了一条让他头疼的异闻。

“英雄难过美人关,剑神张敬修幽会凤仙楼头牌。”金古梁大皱眉头,暗道:“张敬修怎么又去扬州了,哎,太不让人省心了。”

说着,金古梁合上了江湖志异,随意扔在了桌上,吩咐道:“快,飞鸽传书,把他叫回来。”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