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历史军事>逆臣> 第一百二十七章.军国大事(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二十七章.军国大事(下).(2 / 2)

逆臣 虫豸 更新时间 2019-09-02

接着,萧漠却又想到临走之前八贤王对他的那番隐晦的话语,也不知究竟是不是在暗示萧漠投靠于他,如果当真如此,那么很显然,八贤王并非只是想着当一个闲置王爷。

再加上张谦和王翰之间的明争暗斗,萧漠却是越想越乱,索性闭上了双眼,缓缓假寐了起来。

第二天,八贤王亲自率领着八千御林军,前往北地巡视,楚灵帝为此特地举办了一个声势浩大的送行仪式,却是使京城中人人尽皆知,围观者无数。

再加上之前所盛传的有十万大军调往北方各州的传闻,所有人都隐约猜到。楚朝可能要有战事发生了。

楚朝多年来少有战事,上一次动用军队的时候,还是五年前河间府“李三之乱”的时候。

然而,对于战事的出现,京城中人却没有太大的恐慌,反而是略有兴奋。

出于对楚朝实力的信心,所有人皆是认为,即使楚朝又出现了什么战乱,楚朝大军也会像对付“李三之乱”那般,在短短一个月的时间之内轻易平息。

对他们而言,战争是一件很遥远的事情。所产生的影响,不过是让他们多了一件谈资可打发时间罢了。

在楚灵帝在京城之外为八贤王送行之时,萧漠也特意离开“状元楼”,前去旁观。

不知出于什么样的心态,本只是负责巡查的八贤王,在离开京城之时竟是一身戎装,看上去威势更甚。

在饮下了楚灵帝亲手递去的三杯清酒之后,八贤王就登鞍上马,带着八千御林军,在无数围观之人的欢呼中,向着南方疾奔而去了。

默默看着八贤王的身影渐渐消失在自己视野之中,萧漠轻轻的叹息一声,默默祝愿八贤王此行可以一帆风顺。

或者说,萧漠是在祝福包括他在内的所有楚朝人,不要承受那狄族之劫。

隐隐的,萧漠觉得,楚朝与狄族的这一战,将是决定楚朝今后气运的一战!!

~~~~~~~~~~~~~~~~~~~~~~~~~~~~~~~~~~~~~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内,萧漠依旧呆在“状元楼”内少有外出,或是与微服私访而来的楚灵帝一同撰写《理学》一书,或是独自在书房中温习功课,为即将举行的殿试而准备着。

偶尔,萧漠也会为北方各州的形势而担心片刻,但却是很快就将之抛在脑后,因为萧漠很清楚,事到如今,形势如何变化发展,他已是无能为力了。

同时,随着时间的推移,京城中人在讨论猜测了一段时间之后,也是渐渐忘却了北方可能要发生的战事,对于他们而言,战争太过虚无缥缈,还不如即将举行的殿试来的重要。

而在这段时间之中,京中接连发生了两件大事,而这两件事对京城人而言,才是真正引人注目的。

第一件事。却是一篇名叫《长生》的仙侠故事问世,同时在京城之内各大书店贩卖,但作者却并非萧漠,而是一位笔名为“黄山居士”的人。

黄山居士,自然就是楚灵帝的化名。

一直以来,类似于《长生》、《问仙》这般仙侠故事,一直都是萧漠所独写。自萧漠封笔后,许多喜欢这些仙侠故事的人皆是颇为落寞,现在发现又有人写了一篇相似的故事,抱着打发时间的想法,皆是买回家中品读,然后却惊讶的发现,这篇《长生》的可读性竟是丝毫不在萧漠之前所写的那几篇仙侠故事之下,在对道家的理解,整体的严谨性,甚至所表达的内涵等方面,更在《问仙》等书之上。

一时间,《长生》一书名声大振,京城内各大书店三千余册,竟是在短短七日内被抢购一空,虽然有人批判“黄山居士”有如此才学却专研旁门左道,实在玩物丧志,但楚灵帝依然兴奋了良久,看样子似乎很有再写一篇的想法。

不过,与此同时,很多没落的文人突然发现,原来类似于《长生》、《问仙》这般仙侠故事,并非只有萧漠能写,也并非只有萧漠才能写好,或是因为兴趣,或是因为稿费,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内,陆续开始有人学着楚灵帝这般,以笔名撰写各种离奇故事,卖于各大书店,赚取钱财。

因为楚灵帝的一时兴起,竟是造就了一批以撰写各种故事为生的文人,小说这种题材更是因此而提前兴起,但这都是后话,无须再提。

如果说第一件事只是让萧漠觉得世事叵测的话,那么第二件事,就是与萧漠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