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历史军事>新梁汉王> 第十七章 南北墨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十七章 南北墨(2 / 2)

新梁汉王 易十四 更新时间 2021-12-26

“这里有墨家子弟?你是说,颍川城里有墨家组织的存在?”程越大吃一惊,道:“墨家学派不是从汉末的时候就消亡了吗?以前听你说你精通墨家之学,我还以为你只是熟读墨家典籍而已,没想到你的学问居然是墨家学派一脉相承而来?”

“墨家学派一直存在,从来就未曾真正地消亡过。”周义轻声道:“西汉武帝时,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我墨家学说只不过是在官学之上被打压,自那时起便由显学转为隐学而已。这数百年来,我墨家学派始终董道不豫、薪火不绝,一直保持着严密的组织,并完整地传承到了现在。”

“也就是说,墨家学派自汉以来,就一直游离于庙堂之外,自我放逐于江湖之中了?儒学虽历为正统难以撼动,但兵家、道家等学说同样影响深远,就连来自异域的佛家之学,也在大江南北如火如荼,墨家却为何甘愿如此隐忍不发?”

“子墨子初创墨学,其根源本就在于不满儒学礼乐之繁琐,用度之奢靡。因此,凡我墨家子弟,无一不以裘褐为衣,以草鞋为履,日夜不休,以生活清苦为立身之阶。时时所念者,不过是天下苍生之苦,兼爱非攻之义。至于是身处庙堂还是江湖,是万人齐诵还是口口相传,都不过是些无谓的虚名之争罢了。”

“倒是我肤浅了。”程越有点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神秘兮兮地问道:“墨家是不是每代都有巨子?你们这一代的巨子是谁你知道吗?”

“墨家的确每一代都有巨子,当下我墨家有两位巨子。”

“两位巨子?怎么会有两位巨子呢?”

周义叹了口气,道:“自晋八王之乱以来,我墨家学派就不可避免地卷入了各大阵营之间的相互争斗,晋元帝定都建康后,墨家便从此分为南北两派:

南墨以江陵为中心,也号为楚墨。南墨学派继承了‘以绳墨自矫而备世之急’的传统,此派中人信奉‘士为知己者死’的信条,大多任侠行义,游走四方。他们推崇技击,精于搏杀,以他们独有的献身精神,在刀光剑影的杀伐当中,实践着墨家的煌煌大旨。

北墨以齐鲁为宗,此墨旨在以辩难之术游历各国,广传‘兼爱’、‘非攻’学说,他们崇尚却不迷信武力,雄辩却更看重实效。由于此派中人平和儒雅、坚忍高洁,行事暗合先贤大道,时人多将其奉为墨学正统。北魏孝武帝永熙年间,北墨学派中有人推演出天命归于西北,其时宇文泰正于长安崛起,北墨中一部分士子认为宇文泰当应此数,于是离开齐鲁西入长安,并挟‘义利’之说创立了新的北墨游仕学派,他们认为,要想实现‘非攻’,其根本方法便是天下一统,而宇文泰所创之制度,与游仕学派所奉之学说大抵相合。

北墨虽花开两枝,然游仕学派并未公然宣称脱离北墨而独立,因此时人说墨,依然只有南北两派。南、北两墨又因其地域、传承不同而各置巨子。”

“那你呢?你是属于南墨还是北墨?”程越饶有兴趣地问道。无论是他的前世还是今生,都不曾知道墨家在南北朝时,居然还有这么多不为人知的秘事。

“卑下有幸,曾得北墨齐鲁学派中的贤士屈尊教诲,因此,可算得上是北墨中人。”

“那北墨现任巨子是谁你知道吗?”

“卑下曾听恩师提起过,我派巨子名讳为上青下离。”

“青离?怎么听起来像是一个女子的名字?”程越奇怪地问道。

“正如队主所言,我派现任巨子确为女巨子。”

“你们墨家还真是唯才是举,异于凡俗啊。”程越不由得感慨道。

“队主所言极是,墨家子弟遍布天下,却能推举出一名女巨子统帅群伦,这正是我墨家崇尚贤能的绝佳例证。据卑下恩师说,这位青离巨子才思缜密、智冠天下,自执掌北墨以来,不仅使得齐鲁学派一举执天下墨学之牛耳,更以其大智慧,维系了齐鲁、游仕一本同源的亲密关系,使得北墨两枝始终同气连枝,未至于分道扬镳。”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