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武侠修真>狐如玉> 第60章 风花雪月夜归人(十)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0章 风花雪月夜归人(十)(2 / 2)

狐如玉 陌上狐如玉 更新时间 2021-12-26

“擒贼先擒王,果然还是要先把这季春秋拿下么?”王千源平静说道。

“呵!想拿下我?我便先取了你这项上人头!”季春秋说完便朝着王千源冲来,速度奇快无比。

“劳烦丁先生了!”王千源不闪不避,不慌不忙,更没有打算出手,而是朝旁边的空气说了这么一句话。

“装神弄鬼!”季春秋怒喝一声,威势更胜从前。

“好说!好说!”只闻其声不见其人。

说时迟那时快,季春秋的攻至王千源面前,一掌已经拍来。季春秋与王千源都笑了,二者都笑对面愚昧无知。一只白皙的手凭空出现,与季春秋对了一掌。季春秋的表情逐渐变得惊恐,不可置信,他自诩天下第一,武学造诣无人出其右,可那一掌看似平凡,手上劲力却如同汪洋大海,一波高过一波,不仅将他手上的劲力化去,更是沿着他的手臂,传至他的四肢百骸。那力量期初柔柔弱弱,突然变得汹涌无比,在他的经脉之内横冲直撞。

“啊!”季春秋惨叫一声,口喷鲜血,倒飞出去,倒地不起。

“好了,我这便回去了,接下来便交由将军处置吧!”那声音继续说道。

“多谢丁先生!”王千源朝空中一拜,然后摇了摇头,苦笑一声,心道,既然修真者这般厉害,为何不直接瞬息万里,取了这季春秋性命,还要他们日夜奔袭蓝陵,着实想不明白,不过圣令如山,容不得质疑。

其实也不能怪王千源有如此想法,自从修真者开始踏足凡世之后,那种压倒性的力量着实让人畏惧。正应为凡人太过弱小,所以修真者才必须被约束,不能太过于干涉凡世之事。比如皇宫里的供奉,他们只负责保护皇族安危,若是让他们去攻城略地却是不可以的,否则,以修真者的实力,一人一剑,毁天灭地,那疆土岂不是可以无限扩张出去。国家那么多,基本上都有一些供奉存在,但从未听说哪个国家的供奉参与到领土争端之中,便是这么个理。说白了,凡人事还需凡人解决。而修真者出手帮忙解决一些棘手问题却是在可控范围之内,这季春秋危及皇权社稷,又是一国之内,如今天下太平,修真者出手不仅可保社稷安稳,更能减少生灵涂炭,于他们来说,却是大大的功绩,于日后修行有所裨益。

而这整件事,自然少不了修真者参与其中,那季春秋的“豪言壮语”,与仇老大的“亲切会晤”都被那位丁姓修士使用特殊的方法呈现到了皇帝面前。皇帝如何得知,自然是金灵儿的功劳。虽然女帝许了蓝陵特权,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一国之君自然不许这么个不受管辖的地方存在,早有改制之心,正苦于找不到突破口时,季春秋把这么个机会给送了上来。朝廷的规矩是蓝陵不得触犯朝廷底线,而季春秋草菅人命,与奸人勾结残害无辜,公然对抗朝廷军队,更妄图颠覆社稷,这些足够成为朝廷插手蓝陵事务的理由。

季春秋一败,那些奴仆没了主心骨,很快便被士兵一网打尽,六大管事被俘。

师如是低头看着躺在地上还没从打击中回过神的季春秋,冷冷说道,“井底之蛙,鼠目寸光便是你这般下场,我一介女流尚且知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也只有你这般傻瓜才会自诩天下第一,可悲!”

20

蓝陵最近可当真是多事之秋,“剔骨仙”作乱,金陵楼掌柜被杀,采花贼夜袭金陵楼,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众望所归,深得人心,下界武林盟主夺冠热门,被誉为蓝陵新掌舵人的风月楼楼主季春秋却因为谋反,在城西与军队交手,最后落败被擒,与之一同被擒的还有蓝陵六大管事,蓝陵震惊,混乱至极。

然而,更令人惊讶的还在后头,那个被确认身死,已经殓棺下葬的金陵楼掌柜重新出现在众人面前,金陵楼重新开业,那些离去的姑娘护卫纷纷回归。惊讶归惊讶,好奇害死猫,其中缘由众人也不打算去深究,又能一睹美人风采比什么都重要,金陵楼又如以前一般,灯火辉煌。

金陵楼的底蕴有多深,恐怕除了金灵儿与师如是,谁都不清楚。蓝陵表面平静,实则却是暗流汹涌,一场场无声地厮杀发生在蓝陵的各个角落,并以蓝陵为中心,扩散到整个江湖中去,正是吹响了金陵楼的反攻号角,在江湖上掀起腥风血雨。季春秋倒台,然而参天大树之下必定根深蒂固,连根拔起必定困难重重,不过好在六大管事供出季春秋恶行,与“剔骨仙”勾结,妄图利用江湖儿女起兵作乱谋反,江湖儿女义愤填膺,纷纷加入围剿队伍,加之朝廷协助,这场本该旷日持久战事却是结束得很快,着实大快人心。

有了此次朝廷与江湖的通力合作,江湖人士也不再反感朝廷,为朝廷接手蓝陵也奠下了基础,新的蓝陵郡守也已经上路,不日即将抵达蓝陵,走马上任。

官道之上,一队全副武装,精神抖擞,骑着高头大马的将士护卫着一辆马车,缓缓前行,马车中只有一个年轻儒雅的男子,正是被派往蓝陵上任的新任郡守李书桐。

李书桐是国学院一等一的年轻俊才,与当今天子赫连容若、皇后陈轩怡、忠献王三子苏汀是同窗好友,更是拜在祭酒柳楠儒门下,年纪轻轻便已在朝中身居要职,若不是年纪尚浅,被一些老官僚说是资历不够,只怕早已成为新帝左膀右臂。此番任职蓝陵郡守便是新帝为了丰富他的阅历,用来堵住那些老官僚的嘴,到时候任期一满,再回帝京之日便是他封侯拜相之时。他喜读书,平时手不释卷,不过此刻却没有看书,而是看着手中一方手帕怔怔出神,因为再过几日,就是那个送他这块手帕的姑娘的生辰了,每到这个时候,李书桐都会这般。

手帕入手丝滑,绣工精巧,绣的是“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的两小无猜之景,人物栩栩如生,观之仿佛能听到欢声笑语,然而,这手帕上最显眼的却是两个孩童头上的皂荚树,有一颗皂荚却是用殷红的丝线绣成,宛如一颗红豆。

李书桐手指轻轻抚摸着那颗红豆,仿佛在抚摸心爱之人的脸庞。还在国学院时,陈轩怡偶然看到这快手帕,与李书桐开玩笑将手帕抢了去,在看到了那红豆之后却是不再玩笑,而是把手帕还了回来,还告诉李书桐,有这般绣工的姑娘,即便闭着眼睛也能完成,却是扎破了手指,可见她当时心绪不宁,那红线不过是为了掩饰血迹而已。

李书桐恍然大悟,仿佛看到了那个坐在窗前安静刺绣的美丽姑娘,绣针刺破了手指,殷红鲜血滴落绢布之上,姑娘赶忙把含住手指,皱着眉头,泪如雨下。

“绣娘!”李书桐轻轻喊了一声,手中紧紧握着手帕,抱着膝盖,哭得仿佛一个孩子。

李书桐当年乘船离开,在帝京国学院考试中成绩高居榜首,一举成名天下知,他不骄不躁,刻苦研习,成绩优异,在师长柳楠儒举荐之下,还未毕业便入朝为官,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可谓风光至极。

不过,金榜题名却远比不了那个家乡的姑娘,说等他回来娶她的姑娘。李书桐回家探亲,却没有在渡口看到那个朝思暮想的姑娘,而是惊闻噩耗,原来,绣娘早在几年前便已经投河自尽了,李书桐这才明白,为何他这几年寄出的书信总是石沉大海,不见来信,原来佳人已去,这人间书信,如何能抵九幽黄泉。

李书桐穿过那个巷道,来到那扇门口,手指摩挲着门扉,想着,也许这是一个梦,只要轻轻敲响,就会有个美丽的姑娘拉开门,笑意盈盈,说道,“小秀才,这是作甚?”可惜,这终究不是梦。

原来,绣娘没有什么姐姐,自己离开的那一日,便是绣娘出嫁之时。自己那会儿沉浸在绣娘与他的约定之中,竟是不曾留意船上船夫与客人所谈的大喜日子,便是绣娘的。迎亲的队伍将绣娘接走,中途在一条河边休息时,绣娘趁着大家不注意,竟是扯了盖头,跃入河中,前一夜刚刚下过大雨,河水湍急,绣娘很快被河水所吞没,两家人找了整个几个月,连绣娘尸首都没有发现,最后终只能放弃。

秀娘家原本家境殷实,这般一闹,成了笑话,随后生意失败,家道中落,没几年便入不敷出,只得遣散了仆人,远走他乡,如今宅邸早已换了主人。李书桐失魂落魄走在大街之上,却被一个中年妇人叫住,这人他却是认得的,是绣娘的奶娘,从小看着绣娘长大的人。秀娘家人离开了,她却留了下来,一是心中有愧,没能照顾好绣娘,二是为绣娘送一封信给李书桐。

信上寥寥几句,却让李书桐忍不住在大街上哭了起来。

“此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始终如一,生死不渝。”

奶娘还告诉他,其实每次他到门口,绣娘都躲在门后面,有时候没人发现,她便打开门和他见面,有人,她便也靠在门边,不出声,一个人傻笑,临出嫁前的那一天,她一个人靠在门上,哭得那般伤心。

“绣娘!”李书桐又喊了一声,冥冥之中,仿佛有人轻轻应了一声。

痴痴秀才俏佳人,一见钟情思华年。

雨中红豆定情思,孤巷夕下诉衷肠。

手中丝线殷红泪,洞房花烛魂断时。

竹马已断青梅落,徒留皂荚相思豆。

车窗外传来簌簌声,有士兵说道,“下雪了啊!比往年更早了些啊!”

(本章完)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