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历史军事>渝城重生记> 第十一章 快上慈船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十一章 快上慈船(1 / 2)

渝城重生记 李彦霖 更新时间 2021-12-27

 陈友谅深知仅赁自己的军事实力尚不足以取代兵多将广的天完帝,他威逼利诱徐寿辉迁都江州,利用在江州拥有重军的优势,分散徐寿辉的兵力,并暗中将他的亲信杀尽,之后就重演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旧戏,自称汉王,置文武百官,渐渐掌控了兵权。

至正二十年的闰五月,陈友谅领水军攻打朱元璋统治下的太平,太平守将花荣英勇战死。陈友亮指挥部队一举攻克长江锁匙太平,陈友谅自诩羽翼丰满,在回到采石矶的一天夜里,派遣一员心腹潜入徐寿辉的御船上,用铁挝猛砸其天灵盖,只见脑浆四射,侍寝的宫女们都被吓傻在一旁,还没来得及呼救,就被一刀刀下去,全部推入水中,丢了卿卿性命,徐寿辉早已倒在血泊中一命呜呼。

陈友谅篡位,天完将士多有不服,他于是威逼太师邹普胜出面帮他。邹普胜见事已至此,亦不可挽回,只得出面对将士们说道:“当初祖师曾嘱咐‘有光者,可辅助之。’陈友谅就是月之光,他骁勇善战,是天生的王者,识时务者为俊杰,通机变者为英豪••••••”几乎在同一时间,陈友谅就迫不及待、踌躇满志地在当涂西北的采石矶五通庙内登基称帝,改国号“汉”,建元大义,邹普胜仍为太师,辅佐他谋划战局、争夺天下。

陈友谅虽有太师出面帮他造势,但他的不忠、不仁、不义还是引起许多将士心中的不满,纷纷离他而去,陈友谅兵力渐衰。

陈友谅以为我偏安在巴蜀,并不知情,便遣使持书假传徐寿辉诏令,命我去健康会兵。见我心存疑虑,戴寿便反问来使道:“徐主早前曾有过口令:‘朝廷重臣或身在军中者,诏令不奔’请问此诏令究竟是何人所下?”使臣见我不上勾,甚至以解职相威胁。我只得命人封还此诏书,并明确反对封陈友谅为汉王,并提出请皇太子监国,以期天完政权摆脱陈友谅的控制。

就在使臣妄图扭转局面而不停游说的期间,在前方收到消息的万胜因担心我的安危,立即日夜兼程地赶来告诉我陈友谅暗室密谋,取代徐寿辉自立为王的经过。陆续奔赴而来的天完将士还向我详述了陈友谅谋害徐寿辉的惨绝人寰。我听闻后悲愤不已,如若我落入圈套去到健康,必遭杀害,而巴蜀境内的地方武装及元廷残余势力才是我亟待处理的当务之急。我一怒之下斩使焚书,并下令川中全军缟素戴孝,为徐寿辉隆重发丧。

我召集部属,义愤填膺道:“陈友谅弑主自立,我们天完红巾军定当整兵讨之。”于是令部将莫仁寿领兵严守入川第一关——夔门,并命以重兵围守瞿塘,不再与陈友谅通好,置奉天征虏大将军府于汉中,以进取陕右,置奉天征蛮大将军府于夷陵,以进取陈友谅,断绝与陈友谅的任何往来。陈友谅此举的消息一出,立即一片哗然,受到天下人的唾弃。

我们在云峰山巅用山石峭立起一座七层佛塔,塔顶为攒尖的葫芦宝顶檐,形似徐主平日里时常所戴的斗笠帽,尖顶处悬挂了一条招魂幡,以引魂招魄,清静魂身。徐主生前曾因战功将他随身佩戴的一把锋芒内耀华彩的文锋宝剑赠予了我,我将这把珍贵的遗物封存于塔中,并称之为“文锋塔”。塔前石碑上依照徐主亲笔提书而镌刻了一个大大的“佛”字。按灵旗的指引,依势在江边高处的一处石壁上刻了“快上慈船”的接引指示,以引请过桥,讽诵宝忏,超渡亡魂。并修建了皇祠,春秋奉祀。并在测定的时日将存放魂帛的玉盒放于一条特制的木雕龙船上。我们着白衣戴黑帽,在城南的皇坛结綵,堂前供奉三宝佛及金刚护法,炳烛光辉,启请三界,临请水神,烧化库钱及宝箱等,再按教内仪式放灵舟于大江边,祷愿徐主慈船护航、早登极乐。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