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玄幻魔法>遨游诸天从地球开始> 第十章、一得一失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十章、一得一失(1 / 2)

 明代粮食产量极低,夏麦秋栗加起来不足2石(一石约100斤)。粮食不足制约着人的迁徙能力。征调民夫行动不超过200里,不然粮食未运到,都消耗了。故而统治阶级只需要控制粮食,就能控制百姓移动,穷人造反都没有本钱。

李福灵魂来自异世,自然知晓闪电战的威力。平日基地就大规模研究、开发四轮车架,马车除了合拢结阵拒敌外,还可快速、大量的运输、转移物资、人员。

此次背水一战,李福征调全部车辆,沿途抽调团练、民夫一路向北。为了防止河南流民骚扰,邯郸民团没有动用;从顺德府开始一路向北征兵员、粮草。

在顺德府停留三日,李福接到战报:北军击破五桥县,钱之泰战死;德州被围。不禁眉头紧皱,洪承畴原为明朝大将,军政娴熟,比李琦的工部侍郎资历确实强多了。前者多尔衮有意纵容山东与河北对峙,用以麻痹皇太极,此次豪格大权在握,图穷匕见,逼的多尔衮割据自立,山东若无外援,危矣。

“按原计划,会合诸军,急进真定府。”李福下令。五万大军车马凛凛,昼行夜哓一日夜抵达真定府。张继泽与何必胜正在定州与北军大将陈德勇混战。听闻居然数万大军来到,河北军大骇,四散而逃,张继泽进军至保定府下团团围困。

李福聚拢大军休整一日,等待德州战报。傍晚,战报传到:洪承畴大军围困德州,被武盖骚扰,假意分兵防备,绕过德州攻占平原县。周无庸激战清军西路军,被清骑兵冲破大营,现退回临清。

出营远眺东方,黑云压顶。自己的气运中也冒出丝丝黑气。立即召集诸将商议。“诸位,洪承畴老奸巨猾,分兵进击。已经围困德州,击败我援军。一旦其军队攻占济南,德州恐怕会投降。我军是北进攻占北平,还是回军解德州之围。各位说说吧。”

气氛沉重中,前锋官何必胜言道:“河北军军心已丧,保定府唾手可得。似可以围魏救赵。”行军参将何不胜出列:“侯爷,清军势大,若山东不支,我等亦不支;不若按原计划行动,希望老侯爷顶住压力。”

李福思索良久:“明日饱餐,急行军绕过保定府,直扑北平城。看是清骑兵快,还是我车军快。”议定方案,四散回营安排。

花开两朵,却说德州战场。洪承畴夜夜派人佯攻骚扰,火箭直射烧了城主府;使得整个城内军心不定。亟待外援骚扰敌后,却远远看到援军败退,派出的接应的大将丢盔弃甲而回,军心士气顿时不振。尔后,平原县粮草数日不至,探马回报,平原失守,大公子李宇生死不知。却让李琦吐血昏迷。众将除了死守,没了主意。

济南府由周布象总镇,调度兵马、粮草支援前线。闻得城内富商囤粮居奇,抗拒军管;大怒之下全部锁拿。尚未审问,门外递进帖子,却是梅信大妃的兄长梅仁义:“周将军,误会误会啊,那粮商是我一名内侄,这不,夫人在家哭哭啼啼赶我出门,你可不能让我回不了家啊。”这就是睁眼说瞎话,那粮商比你岁数都大,还内侄。不过也不好得罪他:“既如此,人我就放了,望梅参将多加管教。”“那,粮食”“大帅在德州亲冒夭矢,我等不踊跃捐献,也不应囤积居奇,不然,老夫可就不认人了。”好好,梅仁义恨恨而退。

至晚,大妃梅信的贴身丫鬟求见周布象,无奈,只得接见。“将军,白日粮商所为,将军做得好,夫人极为支持。只是此次,还请将军放一放,城内粮商都为几家亲眷经营,家财微博,还请明日大家一起捐助,方显大义。”丫鬟说完就走。气的周布象把茶碗摔得粉碎:“无知愚妇,一旦大帅有恙,汝等立成齑粉。”打定主意扣下粮食,安排准备送往平原县城。

战事一日三变,不过几日,探马来报:北军围困德州,敌人分兵击破平原县,大公子失踪。周布象惊出一身冷汗,立即命令济南府封城宵禁。安排快马把消息传给青岛,希望二公子能机灵一些。

第二日,敌军就浩浩荡荡而来,大旗招展。敌军一到立即猛攻,一连两日险些破城,还是帅府亲卫死战方抵住敌人猛攻。天色已晚,周布象两日未合眼,正在府内饮茶稍息,猛听得:敌军进城了,大家快跑啊。急忙聚拢家丁出府打探,不一时回报:参军梅仁义献城投敌,清军已经入城包围帅府。

辛好在自己家中稍息。周布象立命家将,带妇人小姐速速出西门,投奔邯郸府。“老爷你呢。大家一起走吧。”“我走了,谁也走不了,速走。”周布象穿好甲胄,上马聚将护着家小出西门后。返身带领西门驻守兵丁:“北门已破,无死守必要,尔等与我一起去帅府救人。”三百余人随着周布象而去。城中火光四起,也不知是敌军抢劫还是地痞作乱;这些周布象都顾不得了,只一心想把帅府几位夫人救出,也算报答大帅之恩。

周布象一边聚拢人马,一边派人去帅府探查消息;待城中溃兵俱都围绕在他周围时,探马带两个女人回来了。“如何,敌军攻破帅府否?”“报将军,敌军未攻打帅府,看样子里边好像投降了。”嗯,周布象愣住,唉,梅仁义既然献城,大夫人梅信岂会捐躯。“将军,我是二夫人岳知书,这是三夫人邱灵泽;大夫人已经投敌,请将军带我们离开济南。”二夫人认的周布象,立即表明身份。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