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历史军事>宋伐> 第六部#183;南征绝唱 第二八六章 剑指汴梁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六部#183;南征绝唱 第二八六章 剑指汴梁(2 / 2)

宋伐 血裔 更新时间 2021-10-06

又在彭城县城外休息一夜,当天晚间,就从黄河上传回喜讯,那支船载义军,竟然在一日之间跑出上百里,攻克了河北岸的萧县县城,已经南岸的砀山县城,这两地被攻克,让前面的水道上暂时无人能够阻止洪过的水军前进。</p>

既然水道打通,第二天,洪过分兵三路,近卫军登船向西继续推进,一路义军在宋军将领李宝的指挥下,向着西南进军,兵锋直指大宋的南京归德府,那里是当年赵构登基之地,如果能一举攻克,对于大宋君臣有很大的振作意义。最后一支军队充作后卫,护送越来越庞大的物资与随军百姓,沿着黄河缓缓西进。</p>

在洪过北伐的过程中,沿途无数百姓加入进来,从这些百姓之中,洪过抽出精壮补充到了李宝与近卫军,让两人的兵马很快达到了五万,在整支大军中占有绝对的精锐地位,其余老弱也没有赶走,而是作为后队缓缓随行。</p>

余下的几日之间,北伐军进军顺利,洪过的主力接连攻克虞城楚丘等县,继续一路向着西北方向进军。李宝的偏师虽然花了些时日,可也攻克了归德府,随后,李宝并未与洪过的主力合流,而是按照早前两人商量好的,李宝率领偏师一路向西挺进,扫荡了睢州,然后渡过了黄河岔流,在杞县率先突入汴梁府境内,如果继续向西攻克通许县城,就可以截断蔡河,进而断绝了汴梁城与南面的联系。</p>

捷报不断传入南宋的行在临安城,从杭州湾和建康两路的露布报捷几乎每天都会有,从海州,到邳州,徐州,后来是归德,无论是南宋的百姓抑或官吏,只要眼睛不瞎,就能看的分明,那洪过的北伐大军主力,兵锋指向就是让无数南宋百姓神伤的大宋京城——汴梁府。</p>

与西路大军主力对应的,北伐军北路军,在年轻的李公佐的指挥下,一路攻克莒州和泰安,在济南府接应了义军首领耿京,两人合流后势力更大,转而向东攻击,横扫了棣州和淄州,从南北两个方向围攻益都府,只要益都府一下,则金人在山东设置的两座总管府就全部瓦解,到时山东局势便一片明朗。</p>

受到李公佐大军的鼓舞,山东各地豪杰并起,一齐尊洪过为大头领,打着北伐军的旗号攻打州县驱逐金国官员,似乎是,山东两路很快就会转而成为大宋朝廷的治下了。</p>

这样宏大的战争,这等大好局面,一时间让南宋君臣有些不知所措,前些日子还是金人饮马长江,整个江南惶惶不可终日,怎么才一月时光不到,这大宋就开始了北伐,而且还是收复了一座京城。</p>

当归德府被攻克的捷报送入临安城的时候,大宋的皇帝赵构有些高兴的忘乎所以了,一向稳重的他,在五十几岁年纪,还像个小孩子一样跳起来,手臂不自觉的挥动两下,然后才发觉自己有多失态,连忙尴尬的坐下来掩饰心中情绪。</p>

不过,与归德府大捷消息一起送回临安的,还有大宋皇帝赵桓的灵柩。</p>

当赵构听说,他那位大哥的灵柩,此时就停放在杭州湾的海船上的时候,一下子呆在原地,愣了半晌才掩面大哭,哭泣许久后,在朝臣的劝说下慢慢止息,下令全部执宰大臣亲自去迎接赵桓的梓宫,同时传旨,为护送梓宫有功的魏胜委任官职。</p>

战局到了现在,虽然前面虞允文在大江南岸大败金军,其功勋也无法与洪过相提并论了,甚至说,最近一年来,整个大宋文官武将的功劳,捆起来也没有一个洪过的战功更多。</p>

就在南宋的民间,从一开始到处打听那位“北伐都元帅洪”,究竟是朝中哪一位宰相,到现在两浙百姓家家为洪过立上长生牌位,四野之间,城乡各地的官吏百姓,到处都在谈论洪过的战局,谈论这场由洪过亲手发动的北伐,与此同时,在临安的市井之间,已经有人提出质疑,为什么洪过到现在,还是仅仅领着一个“建王府翊善”的官职,其他所有各职都是自领?</p>

面对来自民间的汹汹民意,南宋朝廷上的君臣们真是有苦说不出。自赵构以下所有人,并非是吝惜南宋朝廷的官位爵禄,可是,每当他们坐下来讨论洪过应该授予什么官职的时候,外面就有捷报送来,让他们以前的讨论被全盘推翻,洪过立功的速度实在太快了,快到已经让南宋朝廷目不暇接无从应对。</p>

终于,经过足足一天的讨论后,南宋朝廷终于拍板定下来,册封洪过为:京东镇抚使,兼任京东忠义诸军都统制,保宁军节度使。</p>

关于这道任命,让陈康伯与赵玮非常不满意,原因很简单,所有的职司都是武职,根本就是将洪过当作一名武夫,一个普通的江北义军首领来封赏,而且,这些职司也都是虚衔,并未定下应该给洪过的实质约束与奖励,就好像是抱着一种利用的心态在使用。</p>

但是,以汤思退和叶义问为首的同盟空前强大,此时,已经大部分返回临安的大宋朝臣们,又开始重提以文制武的调子,尤其是对于那些义军,用这些朝臣的话讲,就是“殊不可信”,因此,这个同盟打动了赵构,才有了今天这个封赏的出台。</p>

现在的义军已经直指汴梁城,面对着收复东京的巨大荣耀,南宋朝廷里开始有人眼热了。就在议定了洪过的封官后,汤思退又进言,请求以枢密使叶义问出镇两淮,督师江北,总领江北各军。</p>

这摆明了就是来摘桃子了,什么江北各军,宋军被金兵打得乌眼青跑回了江南,江北哪里还有什么宋军,所有江北的军队和局面,都是洪过一刀一枪打下来,尤其是,那叶义问在宋军兵败两淮,奉旨督师沿江的时候,强行迫令沿江诸军出战,结果军队大败而归,现在还没定下来这货的处置呢,又要他出去抢果子?</p>

赵玮心里明白,这是汤思退投桃报李,来感谢刚才叶义问的支持,可是,刚刚赵玮与陈康伯联手,都没能击退这些家伙,现在就可以么?</p>

汤思退对洪过怀恨在心,叶义问无能但好抓权揽功,赵玮还是皇子,也并非法统上的储君,陈康伯在临安大出逃期间的表现太耀眼,引起了诸多返回中枢的朝臣的嫉恨,这种实力对比一看就明白,在朝臣的压迫下,赵构也不得不权衡清楚。</p>

最终,汤思退和叶义问乘胜进军,又下一城,让叶义问成功出京督师,只不过,赵构也不是傻子,这叶义问有多大能耐他自己也清楚,作为南宋的皇帝,现在既然没了大哥赵桓的制衡,前些日子里万民朝贺的情形又浮现在脑中,他倒是想随便赌一下,下注多少倒是次要,最怕的就是叶义问没那个北伐的能耐,北伐不成,反引来了金军再次南下。所以,赵构最终决定,叶义问虽然督师,但并非督师江北,而是以两淮为限,至于江北,叶义问只有建议权,没有指导之责。</p>

就在这场争夺不休的朝议刚刚要结束的时候,突然宫外传来了雷鸣一样的欢呼声,紧接着,一名宦官迈着碎步跑进来,脸色潮红的对赵构道:</p>

“恭喜陛下,贺喜陛下,两淮大都督洪过,已经克复汴京——”</p>

[奉献]</p>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