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综合其他>君谋天下之大夏帝国> 第四百四十五章 逼降大宋(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百四十五章 逼降大宋(下)(2 / 2)

在李谅祚的威胁下,三十万夏军放下了武器选择了投降,城外的宋军大营成为了战俘营,宋军依旧被关押在这里,为了防止宋军发生暴乱,夏军将宋军的军官和普通的士卒分开关押,并将所有的武器全部收缴,另外吃饭也都按时供应,每天只给吃个半饱,而且每日还要在夏军的监管下整修道路。

宋军投降这仅仅只是一个开始,随后李谅祚命令楚王李孝仁率领五万大军北上,由于拥有赵顼的圣旨和从王安石哪里得到的帅印和虎符,夏军所过之处宋军皆降,仅仅两天的时间夏军就成功接管了横山以南的所有大宋城池,由于兵力不足,在一些不是战略要地的城池夏军都没有驻军,一切还像原来一样,只不过旗帜换成了大夏帝国的。

如今的宋军已经全部退到了横山以北,也就是大宋占据的夏国领土,宋军剩余的主力和民扶全部汇集在以永乐城为核心的夏东南地区,宋军依旧占据着洪州、宥州、夏州、石州、银州、龙州等地。

李谅祚率军从金锁关返回之后,就一直停留在渭桥仓,同时李谅祚征调民扶大修渭桥仓,对渭桥仓和渭桥镇进行扩建城渭桥城,李谅祚打算将这个土壤肥沃、交通便利的地方打造成夏军统治关中地区的核心;长期以来中原王朝凡是在关中定都的,都选择将都城定在长安,也就是京兆府;其实这是有重要原因的,长安位于秦岭以北、渭河以南,一旦关中面临北方游牧民族的威胁时,渭河就是一道天然的屏障,可以阻挡北方骑兵的南下。

而大夏帝国却没有这个顾虑,夏军本来就来自于北方,相反如今巴蜀和汉中还在大宋的手中,将关中的治所定在渭河以北,就等于有了秦岭和渭河两道天然的防线;为了建造渭桥城李谅祚亲自参与设计,对于征调的民扶也不是无偿征调的,来这里干活可是都有工钱的,这也让李谅祚获得了关中百姓的认可。

渭桥城外夏军大营(时渭桥城还没有建成)李谅祚的中军大帐内。

李谅祚向小卓子问道:“楚王到哪了?”

“禀陛下,楚王率军已经抵达龙州,过不了几日就能收复所有沦陷的国土了。”小卓子对李谅祚说道。

“对宋之战,可算是要结束了。”李谅祚松了一口气说道;“武儿和常儿那边有消息吗?”

“秦王殿下到是传来了消息,称这几日辽军动作平凡,可能是想要大举进攻。”

“经过这年的休养生息辽国的实力不可小觑啊!辽国兵马虽然不多,但是战力之强,而且还有能征善战的武将,告诉常儿,对付辽军不可硬来,能糊弄就糊弄,不要轻易开战,一切等与大宋的战事结束了以后再说。”

“是,奴才记下了。”

“常儿还没有消息啊!”

“代王殿下自从离开武州之后就一直没有消息,奴才枉自猜想殿下可能已经深入宋境快要抵达太原府了。”

“如今这局势能不能拿下太原府已经不重要了,我儿能够平安就好;卓子,常儿一有消息立刻禀报与朕。”

“是,陛下。”(未完待续)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