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综合其他>跃马西凉> 第152章 幽州剧变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52章 幽州剧变(2 / 2)

跃马西凉 朝盖 更新时间 2022-01-05

初平元年,关东联军讨董之战结束后,天下暂时平静下来,各地诸侯都在观望,一边大肆招兵买马,扩充军队,一边静待时局变化。

就在这平静之中,人心也在悄然发生变化。

直到初平二年,袁术派孙坚领军攻九江等地,袁绍逼得冀州刺史韩馥拱手相让,正式入主冀州后,诸侯并起,群雄逐鹿的大世终于拉开了帷幕。

所有诸侯都放下了伪装,不再顾忌被董卓控制的傀儡朝廷。

而在袁绍入主冀州不久,正信心满满,广招贤才,积蓄实力,准备大干时,与冀州相临的幽州局势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吸引了天下诸侯甚至朝廷的目光。

幽州牧刘虞为人谦和,主政幽州以来,不但极得士族百姓拥护,就连北方的游牧民族也被其仁政感化,幽州百姓这些年能丰衣足食,极少遭受战乱,全赖刘虞之功。

同样是边塞,与幽州相比,凉州和并州可就差的太多了。

特别是凉州,战火连年不断,生民已经疲弊到了极限。

然而,刘虞的这种怀柔政策,却为右北军太守公孙瓒所不喜。

公孙瓒素喜崇尚无力,更常年与北方游牧民族作战,对待游牧民族十分强势,且因战功卓著威震塞北,故因政见不和,与刘虞多有矛盾。

初平三年,乌桓大人蹋顿出兵右北平。

公孙瓒勃然大怒,急从冀州回军,击退蹋顿,将俘虏的乌桓人尽数斩尽杀绝,随即尽起大军,准备一举击破柳城,灭掉这些反复无常的乌桓人。

息传到柳城,蹋顿大惊,急向刘虞求救。

刘虞早就不满公公瓒的骄横,遂起兵五万攻打右北平。

公孙瓒只有万余军队,闻讯顿时大惊,连忙调集大军准备死守。

不料刘虞不通兵事,大军到狐奴后,因第一场春雨到来,大军不得不就地扎营。可是刘虞在选择扎营的时候,却犯了一个致命的缺误,竟将军营扎在了丘水东岸。

有将领认为背水扎营乃兵家大忌,非到万不得已,不能背水扎营。

刘虞却举出了韩信背水一战的典故,并一通引经据典,将提出意见的统兵将领驳了个哑口无言,认为纵然有敌军来犯,将士们背水一战,没有了退路,自可奋勇杀敌。

想法是好的,然而现实却是骨感的。

公孙瓒得到消息后,当时就大喜过望。

不顾大雨连天,亲率八千精兵顶风冒雨杀奔狐奴,准备一战建功。

当天夜微明时,大雨依旧下个不停。

惊天战鼓声中,公孙瓒亲率三千大军冲阵。

刘虞信心满满的指挥大军迎敌,不料麾下军卒缺乏训练,且多为新丁,再加上天上正下着大雨,根本就军无战心,只是甫一交战,就被鲜血迷乱了双眼。

士兵们立刻就慌了,扔到武器就跑。

公孙瓒瞧的分明,顿时大喜,立刻挥军掩杀。

三千精兵乃是追随他多年的百战老兵,哪里是刘虞麾下的新兵可比。

若换个地方,换个天时,或许刘虞的五万大军足以淹没公孙瓒的三千精兵。

然而在这种特殊的天时和地利条件下,越根本发挥不出兵力的优势来。

正所谓兵败如山倒。

刘虞想象中背水一战,三军将士无路可退下,奋力杀敌的情景并没有出现,那些慌乱的新兵们见前无去路,后有追兵,非但没有拼死杀敌,反而全都往河里跳。

军心一乱,纵然孙武复生,也无力回天。

公孙瓒见刘虞大军溃退,当即全军压上,奋力冲下。

大雨之下,无数刘虞兵卒哭喊着四散而逃,跳河淹死者不计其数。

公孙瓒亲临阵前,奋力冲杀,八千将士无不效死命杀敌,勇往直前,直杀的丘水河畔血流河成,河水很快就被染红,直到数月之后都还是红的。

怎么会这样

刘虞失神喃喃,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引以为傲的五千大军就这么败了,败的毫无半点悬念。

直到此时,他才后悔没有听信统兵将领的话,大大营扎在丘水西岸。

然而这个时候,再说什么都晚了。

刘虞在数百亲兵的护卫下,夺小路而走。

然而道路泥泞,战马根本无法奔跑,六神无主的刘虞早就没了主意,在亲兵的护卫下只管漫无目的的奔跑,哪里还分得清方向和大路,

公孙瓒亲率数百死士追了上来,刘虞不得已,只得与亲兵跳河逃生。未完待续。。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