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科幻灵异>秦时明月之墨狩天下> 第85章 天命孤星?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85章 天命孤星?(1 / 2)

 他想起的是此刻正伴随在公孙羽身旁的,荆轲的至交好友韩申。韩申是一位四处漫游的墨家剑客,也是荆轲唯一的知己。荆轲与韩申结识时的情景清晰如昨,那是一个落花满地的秋晨。</p>

那时候荆轲正跟着公孙羽先生习剑,那一天,叶新正在清扫门阶上的落花,眼前突然出现一双干净的布鞋,顺着布鞋衣衫看韩申的笑容不灿烂,但很诚恳;他的眼睛不锐利,但很有神采;他看起来似乎不聪明,但有一种大智若愚的气质,荆轲几乎在刹那间便喜欢上了这个陌生人。</p>

韩申看着这个扫地的孩子,从他的勤劳里看出了他的执着。韩申喜欢执着的人,因为他本人就是一个持义不移、坚持到底的人。他为了追求理想,甚至不惜摩顶放踵、赴汤蹈火。</p>

韩申对这个叶新说,他来拜访公孙羽先生。荆轲说师父就在书房里。韩申道谢而去,不多时便走了出来。大约他觉得公孙羽过于严肃,不如面对这个年轻人那么令人轻松。</p>

荆轲看到韩申出来,叶新也跟着放下扫帚放下,对这韩申天真地笑了。于是,他就在一旁听着,听着荆少爷他们两在这满地的落花中坐下,席地畅谈,直到日上三竿。荆轲要留韩申吃午饭,韩申从背囊里取出一壶酒,练剑的人闻到酒香,顿时精神大振。一个青年,一个少年,谈着各自的所憎所爱,谈着练剑的心得,以及对人生的感悟,不知不觉间,那酒壶全空了。</p>

他却仍然记得那位韩申公子说过,有一日要为他引荐墨家镜湖医仙——念端。</p>

此时已是夕阳西下。院中的两个年轻人谈兴正浓,仿佛久别重逢的知己。</p>

过了几日,韩申又来了。这样的会面充满了激情与喜悦,原来人与人之间的结交是讲究缘分的。后来,韩申索性就在濮阳住了下来,为的是能与荆轲朝夕相处。</p>

现在面临强敌,韩申决定公孙羽一起死守濮阳,而他荆轲却不能与朋友一起同生死、共患难,思之怎不令人怅然?</p>

丽姬突然开口打断了他的思绪:“爷爷的剑谱还在你怀中吗?”荆轲闻言急忙伸手到怀中探摸,掏出一方写满小篆的素帛来,才松了一口气道:“幸好刚才与秦兵交手时没弄丢。”</p>

丽姬点了点头,她自出城之际,就将爷爷托付给她的剑谱交给了荆轲。荆轲没有多问,理所当然地以为那是先生托她转交给自己的。荆轲并不知道,在丽姬的心底,当她把剑谱慎重地交到荆轲厚实的掌心上时,她所交付的不仅仅是一部代表公孙家世代相传的武功绝学,其中更安放着她一腔忐忑不安的少年情怀。</p>

然而这一切,荆轲却毫不知情。他永远想着师父、想着国家、想着天下,他的心总是停驻在遥远的理想之中,从而总在不经意间,和丽姬炽热的眼光相错而过。</p>

知道剑谱未失,放下心来的丽姬早已疲惫不堪,挡不住深深倦意,靠着荆轲沉沉睡去。荆轲看着她清秀明媚,却双眉紧锁的面容,不禁轻轻叹息了一声。</p>

两人在山中躲了几日,因为不知山外情况如何,生怕遇到秦军,不敢随便走动,只得暂时栖身在山神庙中,幸好随身带了干粮,渴了饮些山泉,倒也一时无忧。</p>

荆轲心中焦急,却也无只听许多人吵吵嚷嚷走入院中,一人道:“他娘的!一口气跑了几十里,老子的腿都快要跑断了,到这儿喘口气吧。”</p>

荆轲听他操着卫国口音,而且声音很熟,正感惊疑,殿门已被踢开,一群人乱哄哄地闯了进来。荆轲偷眼看去,但见来人都是卫国士兵的打扮,身上大多血迹斑斑,甚是狼狈。为首一人浓眉大眼、相貌粗豪。荆轲看见他,大喜过望,立时从神像后跳了出来。</p>

那伙人见大殿空荡无人,正自松了口气,忽见半空中跳下一个人来,不禁惊惶失措,“哗啦”一声向后急退,手持兵刃准备迎敌。</p>

此时丽姬也从神像后面跳出,欢叫道:“彭将军!”</p>

为首那人借着月光看清了两人面目,也是惊喜万分,叫道:“荆兄弟!丽姬小姐!”</p>

此人名叫彭布,乃濮阳守城的一名军官,经常到公孙府上去,三人早已相熟。</p>

荆轲上前问道:“彭将军,你怎么到这里来了?”彭布“嘿”了一声,颓然道:“濮阳已经失守,我们现在无家可归啦!”</p>

荆轲闻言大惊,抓住彭布的手叫道:“怎么会这样快?”彭布恨恨道:“西城先破,濮阳城随之陷落!”荆轲颤声道:“那……那我师父呢?”</p>

彭布瞄了一眼一旁的丽姬,低头不语。荆轲厉声道:“到底怎么了?你快说!”彭布吓了一跳,他从未见过荆轲的眼神如此凶狠,嗫嚅道:“公孙老先生已与城共亡了!”</p>

荆轲只觉眼前一黑,险些栽倒,又听得“扑通”一声,原来丽姬闻言已昏死过去。荆轲急上前将她抱起,用手握住她的虎口,将自己的内力输入其体内。</p>

良久,丽姬才缓缓醒来,痴呆呆地看着荆轲的脸,突然抱住他放声大哭。荆轲将眼泪吞下肚去,又问呆在一边的彭布道:“那韩申又如何了?”</p>

彭布道:“韩申兄弟与我们一起杀出城外后,就与大伙儿失散了。”荆轲悲痛之情稍缓,他知道凭韩申的武功,只要能出城就无大碍;而对公孙先生的殉国,他虽有心理准备,仍忍不住心痛如绞。</p>

当下彭布缓缓讲述了城破当日发生的惨剧。</p>

公孙羽深知蒙骜乃秦国名将,擅用奇兵,故而命全城将士小心提放,加强戒备。熟料秦军来势迅猛,几乎是刚刚出现在濮阳城外,后一刻已发动如狂潮般的猛攻。</p>

战尘蔽日,杀声震天。</p>

公孙羽指挥将士,依托高墙,奋力抵挡。怎奈敌众我寡,十万秦军在震天动地的隆隆战鼓声中,一波一波地涌上来。战至午时,西城守将战死,副将临阵逃亡,于是城公孙羽边打边退,直至无路可退,最后巍然挺立在内城城墙之上,衣袍带血,面色惨白。他手中紧握一把铜剑,锐利的目光直视城下大呼杀来的敌军。那股敌军约有数百人,为首的是一名满面胡须的彪形大汉,此人行动快捷如风,出手更是凶狠无比,无论面前的守军如何拼命拦截,都无法阻止他前进的步伐。</p>

</p>

此人正是秦王四大侍卫之一的霹雳火。</p>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