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科幻灵异>回到民国当大帅> 第042章 东去南京(二)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042章 东去南京(二)(2 / 2)

回到民国当大帅 张涛1985 更新时间 2022-01-20

至于王隆中带着人马回来算账,就更妙了。谭延闿先是借着王隆中的威势,把盘踞长沙控制自己的梅馨给吓跑了。然后又委任因为参加秋操,革命时不在长沙的原第49标的老长官黄鸾鸣出任军政府军事厅长。黄鸾鸣跑到王隆中处靠着昔日的威望召集旧部一阵耳提面命之后,说的大家不敢再轻举妄动,王隆中最终也失去了问鼎都督的机会。</p>

谭延闿利用各方的关系,举重若轻的将一场天大的危机化解于无形。随后谭延闿又把同样参加秋操的原49标第二营管带,也就是王振宇的前任陈强找来。任命其为湘军第四师第八旅旅长,接管了王隆中手中一半的兵力。</p>

谭延闿现在还在四处拉关系,找熟人,准备组建更为可靠的军队。。。</p>

这些都是鲁涤平写信告诉自己的,鲁涤平到是个人物,很直白的告诉自己,他也接受了谭延闿的拉拢,并且王师长手下的军官大多已经被拉拢了。</p>

靠,这个谭婆婆真的很会拉关系啊!读完信之后王振宇不禁感叹一声。</p>

后世有一句话是很符合国情的,那就是一个人能取得多高的成就,和能力关系不大,最主要看你能认识到什么层次的人。</p>

不就是拉关系嘛,老子也会。</p>

王振宇有了这个心思,立刻就让马西成,赵东生他们四处送拜帖,如今他好歹也是个陆军少将了,请人吃饭的面子总还是有的。</p>

有人请自然就有人吃,加上王振宇出手大方,说话又得体,很是让人高兴喜欢,自然捧场的人也多了。</p>

这里面经常来的,和王振宇混的很熟的有两位。</p>

一位是第三军军长王芝祥,直隶人,五十多岁。革命前是广西布政使,掌握着桂林一带的六营人马,后经姐夫湖南人刘人骏劝说参加了革命当了广西副都督。却和另外一位副都督陆荣廷不和,不得已带着自己的人马跑到南京来准备北伐,不想清帝退位,北伐又被取消了。如今回广西陆荣廷不让,待在南京,留守府则是一分钱的军饷也给不出。面对手底下那一万张要吃饭的嘴巴,王芝祥现在的感觉是一筹莫展,这不,天天跟王振宇这里喝闷酒。</p>

另一位是二十旅的旅长田应诏,王振宇的湖南老乡,三十五岁,说起来人家可是将门虎子。说起湘西土匪大家可能都知道,但是实际上这些人最开始并不是土匪,他们的形成是有历史原因的,当初镇压太平天国的时候,湘西凤凰人田兴恕,也就是这位田应诏的父亲。他拉着队伍进了湘军,然后又跟着左宗棠跑到新疆去打俄国人。一路征战下来,官坐到了贵州都督。和冯子材手下有萃军一样,田兴恕手下有竿军,这些军队并没有被朝廷解散,而是作为义勇继续存在。随后成为了当地的一个武装集团。后世闻名的甘肃马家军(不是田径队)也是这样一个模式形成的。因此湘西土匪武装的起源并非土匪,而是清朝遗留下来的竿军义勇(没编制的临时工)。只不过因为解放后抗拒南下干部的粗暴改编,走上了和人民政府作对的“错误道路”,自然根据其政治取向和宣传需要就变成吃人肉喝人血的土匪了。对了,竿军还出过一个大文人,叫沈从文,不过这里就不多提了。</p>

这个位田应诏排行老三,喜欢留八字胡,绰号田胡子。生了没几年老子就死了,大小母亲宠溺,属于从小就是个不学好的主。后来托了关系进入了湖南陆军学堂,却又应殴打外籍教官被开除学籍,没招了只好出国去日本留学,结果被革命党同化了。回国后田应诏实际上当过王振宇的老师,在陆军小学堂当总办,不过王振宇可不记得自己有过这么一位老师,反正现在两人成了酒肉朋友了。</p>

攻打南京的雨花台的时候,田三少自请做了敢死队并立下了头功,为黄兴赏识,就委了他个二十旅的旅长。</p>

田应诏很喜欢王振宇这个大方爽快的小老乡,甚至还十分热情的邀请王振宇和他一起抽大烟,说是上等的云南烟土,稀罕的紧啊。吓得王振宇一愣一愣的,这革命者还带吸毒的?</p>

不过想想也就释然了,和后世官二代富二代喜欢吸毒寻求刺激一样,清末权贵阶层吸食大烟成风,毕竟吸毒这么高消费的事情也只有有权有势的人才敢玩,才玩得起。比较著名的就是两江总督刘坤一,这位大人年轻的时候是个虎将,可老了却是个烟迷。甲午战争的时候,奉旨统帅六万湘军去东北跟小日本作战,可他烟瘾大,一天到晚醉生梦死的,能坐起身子来办差的时间不过几个小时。这真的是一头曾经是狮子后来为猪的领导,来统帅湘军这么一只狮子,结果可想而知。摊上这么一个老前辈,湘军在辽东作战中自然是毫无进取表现可言,剩下的只有顶着小鬼子的攻势在那霸蛮的挨打再挨打了。最后辽东失守,湖南人也就只有痛哭流涕自悔湘人误国的份了。(未完待续)</p>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