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科幻灵异>回到民国当大帅> 第265章 全线溃逃(三)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65章 全线溃逃(三)(2 / 2)

回到民国当大帅 张涛1985 更新时间 2022-01-20

大批的国社党干部为主体组成的工作队在安保部队的保护下勉强接收了这些地区的政权,但是随后而来的是一大堆的麻烦。</p>

一方面这些由国社党组成的工作队要和地方上原有的势力争夺该地区的实际主导权,另外一方面他们也被要求尽快稳定所在地的局势,然后尽可能的为前线作战的青年军筹措军饷和物资。毕竟随着战线的不断拉长,很多物资再指望通过安江运输也变得极不现实起来。</p>

这个要求本身也许不矛盾,如果是能力很强的同志,那么他会把这二件事情一起办了。先把地方实力派该打压的打压,该拉拢的拉拢,然后地方秩序自然就稳定了,筹措物资的任务也就不难完成了。可惜工作队的同志未必个个都有这么强,人类向善的一面决定了他们在面对地方原有强硬势力的时候习惯性的选择了妥协和退让。然而历史残酷无情的告诉他们,这是在养虎为患。李宗仁现在在安徽就出现了这个问题,很多地方的工作队在派出后,都被当地的土豪劣绅们折腾的苦不堪言。排挤,听调不听宣还是比较好的状态,更为严重的甚至还打出了孙中山的旗号组织地方武装,公开以武力驱逐,攻击国社党派出的工作队,造成了不少流血事件。</p>

这就导致了李宗仁对于战事的考虑时间大大减少,而他名义上的参谋长偏偏又是白崇禧这个正在前线带兵作战的兼职。这就逼得他每天不得不把精力用在调动安保部队去弹压,和不断和乡绅集团中愿意和政府合作的代表人物见面会晤上,同时他还要和上海方面的杨永泰,王亚樵等人保持联系,因为整个会战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一步就兵入上海。</p>

鲁涤平报上来的计划并送到李宗仁手里的时候,李宗仁才感觉到自己对于这个战事确实是有点疏忽了。看起来自己这一方似乎是稳操胜券了,可实际算算冯国璋从开战到现在仅仅是失去了战场的主动权而已,北洋军的主力犹存,如果自己继续这样大意,很可能会给对手一个咸鱼翻身的机会,那自己这一世的江湖名声可就全玩完了。所以绝对不能允许这个情况的出现,李宗仁翻开地图看了看,亲自用尺子量了量,估算了一下北洋军的行军速度后叫来参谋:“给第十一师111团团长何应钦发报,责令该部务必在4月4日上午八时前赶到马鞍山的洪穆山,然后像钉子一样牢牢的扎在那里。”</p>

电报是从方面军司令部直接下达到了正在执行高速穿插任务的第111团团长何应钦处的,绕过了右路军指挥部和第十一师师部。何应钦看到这份电文的时候十分惊讶,因为时间已经是4月日中午的十二点了,而他和他的军队现在才走到了古泉镇,这里距离李司令长官要求的阻击地点整整还有一百二十里的直线距离,实际距离再加上路上极易发生的和敌军遭遇的突然情况,以及正常的休息时间,要想在剩下的二十个小时内完成这个命令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而且这还有一个突出情况,冯国璋离这个地方的直线距离只有八十多里,实际距离不超过一百里,而且他们随时会开始撤退。这很是个问题,不过何应钦思索了不到三分钟,还是努力压制了自己申诉的念头,因为他知道自己作为青年军的一分子,必须去完成这个任务,毫无半点讨价还价的余地,只是怎么去执行却是可以商量和变通的。</p>

111团有三分之一的官兵是北方兵,而且大多集中在张自忠的第一营,他们身高腿长行军能力不错,最重要的是他们还曾在这一带驻扎过,熟悉道路和地形,没有迷路的可能。所以何应钦果断命令张自忠的第一营丢掉一切坛坛罐罐,就只带干粮和弹药,立刻出发,必须在明天早上八点前赶到洪穆山。</p>

张自忠的军人素质在这一刻充分的表现了出来,虽然他脑瓜子稍稍一想就发觉这个命令极度不合理,但他还是没有半点异议的接受了这个命令。这让何应钦很感动,他暗自下定决心,自己将来如果有机会高升,一定不能忘了提携这个山东小伙子。</p>

他拍了拍张自忠的肩头道:“我帅全团跟在你们第一营后面,你们到了地方之后,只要坚持二三个小时,我们就到位了,所以大胆去干吧。”</p>

张自忠回到第一营就宣布了命令,然后集合队伍出发了,一边行军,张自忠一边制定行军计划。他要求各部每二个小时休息半小时,而且是轮休,采取接龙的方式,一个连队超过所有连队后就进行休整,而他自己带着尖刀排始终冲在全营的前头领跑。</p>

而这个时候冯国璋却还在芜湖犹豫不决,是在这里建立阻击阵地呢?还是全线退往南京,再渡江北归呢?历史在这里开了一个无情的玩笑,那就是卢永祥撤往浙江的消息是在4月日深夜才被冯国璋知悉,而这个时候再做任何事情都来不及了。(未完待续)</p>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