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科幻灵异>残寇> 第一百五十七章 太平军北上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五十七章 太平军北上(2 / 2)

残寇 猪太帅 更新时间 2022-01-23

好嘛,我这堂堂湖南巡抚庙小,一尊尊大神都跑周财主家去了。</p>

心里想想而已!</p>

接下来自然是老套的戏码,客气一阵,团团坐分果果,然后觥筹交错,宾主尽悦,皆大欢喜.....</p>

这自然是没有向荣和一众部下的份了。</p>

他近万手下,有些是从甘肃就带出来的老底子,有些是在直隶任上招的老兵,也有四川老家和湖南、广西补充的士兵。他的队伍构成实在驳杂,却也是打老了仗的,自然成了某人眼中的肥肉。</p>

一方是刚刚崛起的红人,一边是日薄西山,在共同的利益面前,来访的一众高官们选择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或者干脆无视。</p>

銆愭帹鑽愪笅锛屽挭鍜槄璇昏拷涔︾湡鐨勫ソ鐢紝杩欓噷涓嬭浇 www.mimiread.com 澶у鍘诲揩鍙互璇曡瘯鍚с€傘€?/p>

而享受着俘虏待遇的绿营兵勇们,此刻要面临的是胡萝卜与大棒的抉择。</p>

“我们湘军的待遇那不是吹,一个月下来四五两银子小菜一碟,打一场胜仗,一辈子不用愁.....”</p>

却是不是吹,许多人的心却已经动了。</p>

.....</p>

虎形山大营中大肆庆祝,宴会直到天明方散。</p>

而距离长沙数十里外,近三万太平军却在马不停蹄地往北转进中,上次断后的石达开右军现在又担任起了前军开道的重任。</p>

“禀报五千岁,前锋营已经拿下益阳!”</p>

经过了昨日一场大胜,太平军的士气又得到了恢复,如今石达开的地位也重新得到了提升。</p>

军中将士对翼王本就拥戴,此番一记十里埋伏回马枪,杀退了近万清妖,打得老对头屁滚尿流,可见翼王殿下依然还是那位才华横溢的五千岁,天国的跨海紫金梁。</p>

洪秀全高高在上,杨秀清居中运筹,具体的军政现在事实上决于石达开一人。</p>

不受掣肘大权在握统领全局的感觉,确实很爽!</p>

石达开现在已经有了一种享受到权力的快*感。</p>

.....</p>

“全军向临资口进发!”</p>

益阳临资口乃是洞庭湖战略要地,占据此地,可经水路进击岳州,武昌。从临资口到岳州,顺风顺水的话也就一个对时而已。</p>

早在数月前,湖北巡抚常大淳便主张在湘江狭窄的地段建设江防工事,在险要处设立水卡,凿沉船只使河床变浅,堵塞湘阴江口,遏制太平军通过水路北上,然后又在各个水路隘口设立水卡,全部收缴了洞庭湖的渔船,停泊在临资口。</p>

这些工作都完成之后,常大淳很得意,认为岳州已经变成天堑,一条船都过不来。</p>

然而清军渔船是收缴了,却并没有派多少兵马驻扎防守此地。</p>

从长沙撤离后,石达开领着兵马只用了一日一夜便赶到了此地,而这个时候临资口守军不过百数十人,一个冲锋,太平军前锋便全部夺取了洞庭湖中的渔船,进击岳州的水路通道,打开了。</p>

其后,太平军依靠当地百姓的帮助,在湘江水道中打捞沉船,肃清江面,使船队避免了搁浅的危险。</p>

做好这些工作之后,太平军水陆兵马一起出动,只用了三天功夫,轻轻松松便拿下了岳州,再次缴获了船只五千条。</p>

当年三藩造反,吴三桂在岳州称帝病死,还藏匿了很多大炮,石达开获得这些大炮,经试炮后发现很好用,此外还有无数火药和银两,全部被太平军缴获(按照后来清朝官员的说法就是——悉以资敌),太平军的兵马更加强大。</p>

此时的石达开又想起了与某人的谈话,不由得隐隐有了意动。</p>

“....自古中兴之主,俱起于西北。”</p>

“连老天爷都帮忙,这是天意啊!”</p>

....</p>

其后,太平军在岳州仅仅驻扎了四天便匆匆开拔离开,毕竟还在湖南地面,万一要是那杀神领兵追上来,可经不起再一场大败了。</p>

太平军水陆并进,入湖北,直取武汉。</p>

当时在岳州投降太平军的人很多,其中包括不少剽悍矫捷的渔民,他们熟悉水性,太平军力量大大扩充,又有了五万之数。</p>

太平天国的史官这样描写当时的盛况——“自岳州起程,千舡健将,两岸雄兵,鞭敲金凳响,沿路凯歌声,水流风顺,计数日驻营鹦鹉洲”。</p>

十一月中,石达开自水路率先抵达武昌,摆出进攻态势。但是忽然又转向西急速攻打汉阳,武昌援军来不及救援,汉阳已经被攻克。</p>

石达开进入汉阳,时汉阳知府不愿投降,乃自杀殉职,石达开称赞他是个好官,宽恕了其他清朝官员的性命,并派人护送他们回到老家。他又颁布了命令,说是只要城中兵将放下武器来投降的,一概不杀。</p>

当时汉阳的清兵,战死的只有两三成而已。</p>

于是石达开马上又分兵进攻汉口,集中了汉阳、汉口沿江所有船舶,首尾衔接,声势更加威猛。第二天,陆军到达武昌,于是围困了武昌东门。</p>

没多久,洪杨二人统率大队人马赶到,驻扎在汉口。其时长江上风大,江水湍急,船只往来渡江不方便,于是石达开指挥士兵在一夜之间用铁链把大船都穿起来,架设两道浮桥。</p>

北边一道从汉阳的鹦鹉洲到武昌的白沙洲,南边一道从汉阳南岸嘴到武昌大堤口,长江天堑变成通途,太平军的人马在上面走,跟在陆地上行走一样。</p>

见此情形,武昌守军非常害怕,悬赏万两黄金招募烧毁浮桥的敢死队,但是没有一个人敢于应征。</p>

武昌危在旦夕!</p>

.....</p>

而此时,湘军移营驻扎于长沙城南门外,粤军第三批援军也已经到达。(未完待续)</p>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