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历史军事>小市民的奋斗> 第103章 技研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03章 技研(2 / 2)

小市民的奋斗 无语的命运 更新时间 2019-09-04

“主任!实际上早在1906年弗里茨-哈伯研究出试验制取合成氨技术之后,合成氨的试验室合成就不是秘密,秘密是工业化合成,几年来英国、美国的化工公司和化学专家都在拼命在弗里茨-哈伯的基础上研究着合成氨的工业化生产技术,合适的催化剂、原料气氮和氢的提纯以及从未转化完全的气体中分离出氨等这些技术问题。既便是我们不进行技术转让,相信最晚到明年,他们应该会取得实质性的进展,到那进合成氨的工业化生产就不再是什么秘密。我们要做的应该是在美、英两国取得进展之前。把一期合成技术转让给他们,然后利用专利权限制他们的商品出口范围,同时像我们转让的其它技术一样,提取产量专利费。在他们掌握这一技术之前,挣取最大的利润!”

张子丰重复了自己对西北化工的经理、主管们的话。科技术发展署除了给予研究所资金和技术上的指导之外,还一直关注着国外的技术发展。因为战争的需求及巨额的利润,英美两国的化学公司在一年多之前,就已经开始从事合成氨的技术以用于生产硝酸,尽管在工业化生产上的进展不大。但是参加过合成氨工业化生产研究的张子丰知道,这只不过是一层窗户纸的事情,随时有可能被捅破,于其等对方捅破后面临竞争,不如在其捅破之前转让给他们,以换取足够的利益。

“在其研制成功之前,转让技术!”

听着张子丰的建议司马的脑中浮现了一个后世听说过的关于俄国向中国出口远程轰炸机的笑话来。尽管记忆中这个笑话已经非常模糊,但是关于这个笑话感受更多地却是背后一种无奈的嘲讽。不知道在这个时代。中国向外国转让技术专利。会不会起到同样的效果。到时或许欧洲人会编一条与之相当的笑话出来,以嘲讽自己的技术人员。不过司马明白这不过只是一个想象。

“弗里茨-哈伯把合成氨的生产流程专利权卖给巴登公司时。巴登公司声明不管生产工艺如何改进,合成氨地售价如何下降,巴登公司每售出1吨氨,哈伯将分享10马克,其收入永不改变。我想现在这个战争时期,面对巨额利润,英美两国的公司一定不会介意参考巴登公司的方式,以每吨2英镑或8美元左右的代价购得我们的专利权。”

尽管与现在硝酸的大量出口获得的利润相与获利甚微,但是在张子丰看来这笔收入实际上是额外的收入。而且是一笔长久而固定的收入,以后英美两国公司只要生产氨,那么就需要向西北化工支付一笔专利费用。

“呵呵!照你说地办吧!我回头会和旭东那里打个招呼。”

合成氨的技术不可能永远保密。对于这点司马是再清楚不过了,实际上在历史上一战刚刚结束的时候,美国地杜邦公司就已经突破了合成氨的工业化生产的面临的技术问题,只不过在历史上没有赶上一战的末班车而已,不过却在后来二十年代到三十年代的化肥普及中发挥了作用,既然如此那么现在也就没有必须保密,这个专利和十字螺丝钉之类的小专利并没有太大的区别。

工业品的技术和专利权地转让一直都是西北公司的重要的获利点,小到十字螺丝钉、双层剃刀大到柴油机甚至五万千瓦的大功率发电设备还有高压电传输设备,这些技术的转让使西北公司获得了上亿美元的利润。而英美法等国每个月支付的专利使用费同样高达数百万美元,既然这些可以转让,那么合成氨也同样可以转让。

很多时候一个专利或者一项技术可以成就一个公司,尤其是一个划时代的技术,更会使一家默默无闻的地公司一举成为举世闻名的的公司。西北医药公司就是这么一家因为一项技术和专利而在短期内成为了世界闻名的医药公司。

尽管之前西北医药已经向欧洲出口了大量的药品和医护材料,但是真正让西北医药成为世界知名的医药公司还是因为其生产的数十种磺胺类药物。磺胺类药物的生产使得西北医药成为了世界知名的医药公司地同时,更为其带来了丰厚地利润,药品自古以来利润都非常惊人。在磺胺类药物给西北医药带来丰厚利润的同时,他地发明者申礼也因此功成名就。

“我们很难想象如果没有中国人发明的并由西北医药生产的磺胺类药物。会有多少英勇的协约国士兵死于伤口感染,磺胺类药物的广泛应用挽救了数十万协约国士兵!它为许多有致命危险的急性疾病提供了有效的治疗手段,使不少慢性疾病也得以早愈。申礼先生的发明拯救了千百万人的生命。”

这是法国的医生们在报纸上不断重复的一句话,正是在法国数百名化学家和医生们的建议下,法国政府授予发现了氨苯磺胺的西北化学研究所的研究员申礼法国荣誉军团勋章这一法国政府颁发的最高荣誉,而英国政府同样在其科学家和医生们的要求下授予其子爵爵位。

不过这一切荣誉对于申礼本人而言,似乎并没有太大的影响。而丰厚的专利费使得申礼很快成为了富豪,但是作为技术人员的申礼因其发明而功成名就,却给西北的每一名技术人员指名了一条道路。技术发现可以使得他们发家致富。并因此而功成名就。

电车在西北医药公司研究所附近的站台停下之后,手中夹着一份报纸拿着油条的周明祖和熟人打了个招呼。便跳下了电车快步朝公路对面的研究所走去,一边走着一边吃着油条,作研究的没有假期,这句话在西北的技术研究人员之中非常盛行。以至于为了让他们好好的休息,各个研究机构不得不制定强制的休假制度,周明祖就是刚刚结束一周地休假,昨天刚从天津的老家赶回西北。

作为西北医药公司研究所的一名技术人员的周明祖和其它人一样,在潜意识之中都希望能够像申礼一样发明一种药物因而功成名就,不过对于周明祖而言。这些不过仅仅只是想一下罢了,用别人的话说,总有那么一些人受到老天爷的眷顾,像申礼一样如果不是因为他地手部感染又意外的染上百浪多息,又怎么可能从伤口的愈合的启示中发现氨苯磺胺呢?

不过尽管其它人没有申礼那么幸运,但是医药研究所和化工所的不少技术人员,仍然在他的发现上,制取了十数种新型磺胺药物,并因而获得了丰厚的回报。对于他们的幸运周明祖只能报以羡慕。然后投身到自己的工作之中,做好自己研究同样可以取得丰厚地回报。

周明祖小心翼翼的从玻璃瓶中取出一勺白色的结晶体放入玻璃器皿之中,这是周明祖从用麻黄素制取地一种新型的药物。这一个多月以来,周明祖一直在试验着这种有着显著的抗疲劳和兴奋作用的药物。

“请为我唱一首出塞曲,用那遗忘了的古老言语。请用美丽的颤音。轻轻呼唤我心中的大好河山……”

在休假的时候,周明祖尽管人在天津休假,但是脑子里却无时无刻的不想着这里地试验,此时的周明祖是一边哼着从这首现在西北最流行的节奏轻快的曲子,一边做着手头的工作着,工作总是一件让人感觉非常愉快的事情。

在试验天平上称取了一定数量的结晶体之后,周明祖便用蒸馏水融化结晶体。随即便吸入注射器中,然后哼着曲子朝一旁关着试验动物的笼子走去。

“嗯?”

走到笼子边周明祖发现在笼中的那些试验用地猴子精神显得有些痿迷不振,便皱了皱眉。

“吱、吱、吱!”

这时铁笼中原本有些痿迷的猴子突然跳了起来,冲着周明祖吱吱的尖叫着,尽管不知道是怎么了,但是周明祖还是能感觉到笼中的猴子显得很兴奋,甚至于几只猴子还主动伸出他们的爪子。

“这是……”

看着这些有些兴奋的猴子,周明祖明白了这些猴子痿迷的原因,或许是因为……成瘾性?看着手中的注射器。周明祖开始怀疑起这种像冰净般的药物会不是和吗啡以及海洛因一样,是具有成瘾性地药物,如果是那样地话……

西北一直都限制着诸如吗啡、海洛因之为类的药物在西北地使用。尤其是海洛因在西北更是和鸦片一样同属毒品,贩毒在西北是第一重罪,有贩毒的话等待他的结果只有死刑。而吗啡尽管可以作为医用,但是却同样被严格限制,原因就是他们的成瘾性。

“……强烈的兴奋中枢神经作用」用后会处于强烈兴奋状态和吗啡、海洛因不同,其具有明显的抗疲劳以及力量增强作用,用药后精神兴奋、对食物和睡眠的要求降低。会导致激动不安和暴力行为。但是该药小剂量使用时有短暂的兴奋和持续较长的抗疲劳作用。经过动物试验如小剂量使用时并无明显成瘾性!但长期使用可能形成对药物的依赖。”

几天之后一份从西北医药研究所的一份关于去氧麻黄素的报告出现在西北医药高层主管的面前,得到这份报告后的医药公司的高层主管们。立即从去氧麻黄素的药效中看到了商机的存在,无论是任何药物总有他的实用价值和用途,即便是这种去氧麻黄素也不例外,抗疲劳性!这就是他最大的价值所在。

“……上个月咱们渗透到阿柠的分队解决了800多名日本兵还有几十名军官,等于干掉了他小半个联队,只要日本人还扶持社工党游击队,咱们就和他们这么扛下去,看谁最先撑不住!”

在上乌金斯克的后贝加尔集团军司令部内,一名参谋军官面无表情向司令官汇报着渗透作战的成果。

现在西北和日本在西伯利亚打着一场暗战,日本人扶持着远东苏维埃并利用其手下的两万余名武装人员,不断的对西北军控制的后贝加尔等地发动偷袭,几个月来已经有近千名西北军或模范军的死伤他们的偷袭。

尽管后贝加尔集团军曾经和俄罗斯护合作,向日本人控制的滨海州以及阿柠州派出了不少由俄罗斯人和布里亚特人组成的游击队,但是效果非常有限。所以现在后贝加尔集团军都是从部队中直接抽调分队袭击日军,以杀伤日军士兵为目的。

“日本人和咱们不一样,不会在乎那些只值一分五钱的士兵,相比于士兵的性命,他们更在意的是那些宝贵的物资!从今以后,咱们敌后渗透作战从杀伤日军转向摧毁日军物资仓库,只有这样才能让日本人肉痛!”

在日本陆士留学并在日本军队中服役半年的冷御秋对于日军可谓是再了解不过,他们会在乎士兵的性命,那根本就是笑话。相比于只需要一份征召令就征来的士兵,物资贫瘠的日本人更在意的是物资!需要花费大量的资金购买的不可再生的物资。

想让他们撑不下去,只有从这方面着手,日本现在的经济无法承受军队在西伯利亚接连不断的损失大量的物资损失。更何况日本还需要利用现在日元大量贬值的机会,把宝贵的物资出口到欧洲以挣取外汇,缓解目前日本的经济危机。<div>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