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科幻灵异>武装者> 第659章 末世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59章 末世(1 / 2)

武装者 武装者 更新时间 2022-01-24

 热门推荐:、 、 、 、 、 、 、</p>

脚下是无穷无尽的厚积云,遮住了陆地和海洋,根本看不到山脉与河流。</p>

头上是幽黑深邃的星空,不计其数的星辰以貌似永恒的姿态悬挂在天幕之上,但只要有点常识的人都知道,它们注定无法永恒。</p>

林子云没有穿那件量身定制的战术防护服,日渐隆起的腹部已经无法再穿原先的贴身衣物。她披着一件棉质长袍,坐在昆仑号中控大厅主台的椅子上,若有所思地注视着浩瀚星空。</p>

“当前飞行高度一百二十千米,我们正位于大气层电离层中部!”坐在主台仪表台前的船长潘正平大声道。</p>

经过多次改装后的昆仑号总长度从一千两百四十五米增加到一千四百零六米,目前的总重量也超过了百万吨大关。这艘水空两栖舰此刻满载着互助会的人员和设备,正在以亚音速向着亚欧大陆交界的方向缓缓滑去。</p>

一百二十千米的高度足以保证这艘巨舰不会受到人类现阶段拥有的各种防空武器的威胁。对于来袭的火箭抛射兵器,舰体外侧的夸父iii激光炮塔可在对方升空的瞬间将其轻松焚毁。某些大型陆基聚能光束武器系统的攻击或许能威胁到这艘位于大气层顶部的飞船,但敌人首先必须能发现昆仑号并锁定它的位置。</p>

三枚巨型相位脉冲弹对整个行星的大扫荡过后,全世界的卫星都停止了工作,变成了悬浮在环地轨道上的一坨坨废铁,它们中的大多数会因为失去动力和速度而逐渐坠入大气层,最终化作掠过天边的一颗颗美丽流星。</p>

太空中的卫星如此,地面的军用民用雷达,以及各种电磁侦测通讯设施同样无法幸免。</p>

昆仑号选择攀升到电离层巡游,其中一个目的就是侦测全球各地的电磁雷达波信号,看看世界各地哪里还有尚在工作的远程军用雷达。如果发现目标的话,起飞平台上随时待命的六架精卫飞行器之一将立刻启航,径直冲向信号源并投掷相位脉冲炸弹。</p>

既然互助会的敌人这么喜欢相位脉冲弹,那么,就让整个世界充满相位脉冲的福音吧。</p>

当然,那不是昆仑号此行的首要目的。</p>

昆仑号此行的真正使命,是勘察东欧平原现况,首先要看看第一波二十枚千万吨级氢弹洗地的效果,其次要核实露军在伏尔加河畔的陆基大功率聚能光束武器系统是否已经彻底摧毁。根据智库掌握的信息,那应该是整个地球上唯一能对昆仑号构成真正威胁的攻击武器。</p>

来自乌拉尔山脉战区的贾承业工程师通过多次实测研究后发现,以物理手段阻断供电线路,可以大幅降低电磁设备在相位脉冲轰击中的损毁比例。但这个方法仅对电磁设备有用,对于四元相位模块却没有任何帮助。</p>

这个惊人的发现,促使林子云迅速策划并发动了全球相位脉冲大扫荡。</p>

所有互助会基地内的电磁设备,从盘古基地的模块化生产线到各地武备库内的本地机体,全都加装了工程部连夜赶制的阻断保险。像卡鲁这样的原型机体,以及各种四元相位设备,统统转移到昆仑号上升空离开地球暂避。就连智库在地球的网络信息系统,也临时关闭了整整二十四小时。</p>

为了不波及位于地表高度八百公里的星网节点,工程部军工组精心设计了三枚巨型相位脉冲炸弹的冲击当量和启爆位置。最终的安排可能会在地球表面留下一些扫荡死角,但为了确保星网节点的安全,这点瑕疵是可以接受的。而且,大扫荡过后,昆仑号将按计划继续在电离层内巡游,搜索并调查所有存在电磁信号的地表位置,通过派遣精卫飞行器和无人机战斗群彻底清除任何可能威胁互助会的敌人。</p>

“对于我们的敌人,除了予以坚决反击之外,别无任何选择。”林子云望着坐在斜对面的政务部部长潘紫烟,低声道。</p>

政务部部长潘紫烟和资源部部长向文迪,是不赞同全球无差别大扫荡的。这两位执事之间的区别,仅仅是向文迪投了反对票,而潘紫烟投的是弃权票。</p>

十名执事中,有七位此刻都在昆仑号上。卢长安坚决要求留在叶卡特琳娜堡指挥部队;向文迪也不愿离开盘古基地,他已经习惯了那座地下城市;十里铺老农出身的纪友富对任何飞行器都有一种本能的恐惧,所以他和信息部部长李均都留在了海参崴。</p>

“大扫荡……”潘紫烟犹豫了一下,还是把后面的话说了出来:“有可能会让更多的人站到我们的对立面去。”</p>

“困难只是暂时的,如果连这点困难都无法同舟共济,那就压根不能算我们的朋友。工程部的技术小组正在重启全球的三十一座可控核聚变反应堆,继续为全球民众提供无线电力。我们还将无偿更换所有在相位脉冲大扫荡中损毁的互助表,并派出九号机体进驻各人口密集点,为大家免费铸造工具和武器。只要智库还在,人类文明就不会毁灭,更谈不上倒退。偶尔一个急刹车,把那些分饼人甩出车厢,我看没什么不好。”</p>

林子云的声音充满了说服力,旁边的辛旭和江欢都没有说话。</p>

中控大厅的大门无声无息划开,前去巡查引擎区的工程部部长沈莉出现在门边,她的手上还拿着一支四元相位扫描探头,工作常服的袖子上也沾满了棕色油污。</p>

安秉臣被劫持失联后,工程部分析了速烈人发动突然袭击的前后经过,遂决定暂时关闭昆仑号上的能量线引擎。大量迹象表明,灵提供的这套神奇引擎极可能别有玄妙,甚至可能是造成萨雷斯人的旗舰锋芒号在柯伊伯小行星带遭到袭击的真正罪魁祸首。</p>

能推动九十八万吨的昆仑号以每秒八百万公里速度飞越星空的能量线引擎被封存后,昆仑号上的两座女娲核聚变反应堆和三十六台电离子引擎再度承担起全舰动力的重担,这套动力系统虽然工作原理没那么高大上,但在太阳系内航行却是绰绰有余。除了升空和降落,通常情况下三十六台电离子引擎只需要启动一半就能让昆仑号在大气层内达到音速,这种工作效率依然远远超过了人类目前采用的燃料型涡轮喷气发动机。</p>

为保证昆仑号持续航行的绝对安全,沈莉定下了每二十四小时一轮的引擎检修章程,而且差不多每次检修维护她都亲自参加,绝不假手他人。</p>

“地面侦查小队的精卫飞行器在接近莫斯科附近空域发现异常情况。”沈莉大步走到主控台上,随手在全息基台上打开了来自精卫飞行器的联络频道。</p>

本来在主控台下转悠兜圈的田建明也凑了过来,几双眼睛同时望向悬浮在半空中的全息画面。</p>

画面当中有一个明显是核弹造成的巨大坑洞,这个坑洞的直径大概有十多公里,深度不下五百米,宛如一只嵌在地表的大碗。这是互助会利用江口码头的摩天轮系统向东欧平原投送的首批二十枚千万吨级氢弹中的一枚造成的结果。</p>

互助会的执事们对核武器的爆炸效果早已不再陌生,在他们眼中,核武器并没有战前小说家们描述的那样拥有毁天灭地的惊人威力。</p>

但是,这个弹坑的边缘却不像以往那样是冲击波留下的光洁平面,而是布满了大量灰色的藤蔓状物体。</p>

田建明一眼就认出了那些熟悉的轮廓:“这是我们投放在莫斯科近郊的那种寄生藤蔓!”</p>

从印度带回的远古卵形植物种子孕育出的怪异藤蔓,在核辐射环境下会发疯一样加速膨胀生长,并能向周边更远地区抛射自己的种子。</p>

“它们是从地下冒出来的!当初投放藤蔓的列乌托夫镇离这里超过了两百公里,看来它们繁衍的速度相当快。”江欢用专业人员的眼光迅速扫视着那些已经长到有半米粗细的巨大藤蔓:“不过,它们挡住了核爆冲击波,看到没有,藤蔓群后面的那座小镇,基本还保持了原貌,这可是在距离爆心十五公里的死亡区!”</p>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