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历史军事>宋翔> 三十五杨炎的判断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三十五杨炎的判断(2 / 2)

宋翔 木林森444 更新时间 2019-09-16

赵汝愚在一次被杨炎天马行空般的想像力所震惊,他没想到杨炎的胃口会这么大,不仅对西夏不放手,而且还盯着中原的地方。测试文字水印3。而刘珙和辛弃疾都是精通军事的人,听了杨炎的分柝之后,也觉得宋军在江淮一线再开避一个战场也是大有可为的事情。不过这一来原来只是一场局部战事的规模将会无限扩大,说成大宋与金国全面开战,也不是不可能的。因此必须谨慎行事。

刘珙沉思良久,才道:“以我大宋目前的国力,要想支应这样的双线作战,恐怕还是有心无力吧!”

杨炎笑道:“刘宣抚误会了,我并不是现在就要与金国全面开战,而且在江淮一线量力而行,可取则取,不可取则退,而且在江淮一线,后勤供应线路短,又有水运可走,负担也要比西夏的战场轻得多。测试文字水印4。以朝廷的力量,一两场小规模的局部战争还是应付得了的。而且我大宋的国力不足,金国的国力也未必能够比我们好,大家不过是半斤八两罢了。只能够夺取南阳或是宿州,就是成功了,退一步来说,就算难以夺取中原,也能够牵扯金国的兵力,分散金国的注意力,对于西夏的战事,也是大有帮助。岂不比劳师远行入川要好得多吗”

刘珙又想了想,才点点头,道:“子昊说的有理, 不过我看现在既然到了这一步, 索性再走一步, 马上从川中出兵, 进攻凤翔府和京兆府, 反正川中的人马也都以经准备妥当了,随时都可以出兵,打金国一个首尾难顾,看金国如何应对?”

杨炎听了,也想了一想,才道:“这样到也不错,最好等到金军在西夏败退之后,川中的兵马再出击,这样就更好一些。测试文字水印9。”

刘珙也点了点头,道:“不错,一但金军从西夏败退,京兆府和秦凤路一带必然会分兵去救援,这样一来,川中人马就大有机会了。”

赵汝愚听得心里叹了一口气,现在不仅是双线作战,而且还将演变成三面进攻,看来这场战争的规模竟然是越弄越大了。胜负如何,还真未必可知。

虽然赵汝愚对杨炎的用兵能力有信心,而且有杨炎刚才分柝的西夏境內双方的优劣,但这时也不由得有些紧张起来。测试文字水印9。总体看来还是五分靠人谋,五分看天意。

而刘珙和辛弃疾却不这么看,因为他们都是懂军事的人,知道西夏一战,宋军至少可以占到八成优势。有了这样大的优势,为什么不敢再拼一把。

※※ 支持原创 ※ 《宋翔》首发于17k小说网 ※ 支持正版 ※※

杨炎的本章由韦州送回到建康府时,以经是十七天以后的事情。赵忱看完之后也大出意料,万万没有想到杨炎会有这么宏大的一个计划,远远超出了最初的预计。

但赵忱仔细考虑了之后,也认为杨炎的计划大有成功的可能。因此心里也有些蠢蠢欲动,颇想试一下。一方面是基本他对杨炎能力的信心比任何人都强,而另一方面,一但杨炎的计划真的成功,那么大宋在与金国的对抗中首次在战略上占据全面的主动权,数年之内就有望收复中原。“收复失地,中兴大宋”就不再仅仅只是一句口号,而是指日可待的事情。就是收回燕云十六州,也不再是梦想。这个诱惑实在是太大了,大得令赵忱都难以拒绝。

不过现在的赵忱以经是一个成年人,思想也以经完全成熟,也知道想完成“收复失地,中兴大宋”空有一腔热忱是不够的,必须经也精心的准备,谋划,然后一步一步去实施。在有的时候,热忱过于旺盛,反而容易使判断产生偏差,结果误了大事。

杨炎的计划来起来很美,而且赵忱对杨炎的能力绝对相信,但现在大宋也只有一个杨炎,三面进军,杨炎也只能决定其中一面,另外两面还要靠别人来施行。这就不能不使赵忱担心,别人能不能完成。毕竟一但实施起来,等于是压上了大宋的全都实力。一但有所闪失,大宋在二十年内,恐怕都难以恢复元气了。

因此在第二天,赵忱招集韩彦直、王炎、叶颙、周葵四名留守在建康府的执政大臣,来讨论杨炎这个计划的可行性有多少。

本书首发。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个,都会成为作者创作的动力,请努力为作者加油吧!

只要输入-www.69zw.com-就能看发布的章节内容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