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历史军事>天禧盛世> 第二十二章 只欠东风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十二章 只欠东风(1 / 2)

天禧盛世 夜半鬼读书 更新时间 2022-10-10

 大中祥符八年,正月初五。

德音内降,放宫人一百八十四人。

杜牧那句“少年入内教歌舞,不识君王到老时”,是她们半生写照。

她们打心底不愿意出宫,自由也得建立在衣食无忧之上,韶华半逝,天下已无安身之处。

拱宸门外并无逃出生天的喜悦之声,反倒是彷徨无助的低泣处处可见。

监门内侍感同身受,不仅未作驱赶,还将随身钱物塞在几个不良于行的宫人怀里。

有家可归或是愿意还家者,不足五十人,多是由勋贵、高官进献入宫,家人早早等在门外。

余下,手足无措。

天下虽大,无处可去。

其实,宫中也为她们提供了安身之处,譬如奉先寺、开圣尼寺、妙法广福寺等等。

罕由人自愿前往。

宫中不乏传说,又以奉先、开圣等尼寺最是骇人听闻。

宫人有疾,往往入寺静养,但亡者十之八九,钱财也被尼僧以治病为由剥夺,再将尸身置于柴堆焚之,得一抔黄土相伴都是奢望。

待钱财用尽,再去寻死也不迟……

宫人惟有认命,在满是泪水的脸上挤出一丝丝微笑,欢送那些迎来归宿的同伴。

一辆乌蓬马车静静的停在路边,直到拱宸门外的离情别绪尽成自艾自怜,一端庄妇人才在侍女搀扶下抛头露面,毕恭毕敬的朝柔仪殿行万福礼。

“姜宫正?”

“姜宫正……”

拱宸门外的宫人像是找到了主心骨,喜极而泣,冲到跟前却又不敢相认,端庄妇人小腹隆起,明显怀有身孕……

“陛下、娘娘仁慈,放诸位出宫,自然有安置……”那妇人忽然被一声“娘”打断,又从车内抱出一个粉雕玉琢的女孩在怀里,语气更加柔和,“想还乡送你们还乡,不良于行的去光教外院修养,剩下的去光教院带孩子吧,衣料照旧,月俸比照内侍省高班,两千五百钱养家糊口不成问题……”

宫女、内侍蜂拥上前…

姜氏抢先呵道:“还不谢恩?”

于是,万岁、圣躬安之声不绝于耳,直达崇政殿。

赵恒面无表情,眼神呆滞,左右马屁像是拍在了马蹄上。

没人敢劝,也不知道该怎么开口。

年前,抱疾在身的王旦倒是在内侍搀扶下劝过,一声“陛下”便泣不成声。

寇准也劝过,一声“陛下”,狠狠一跺脚,就没了下文。

像是劝了,又像是没劝。

话说回来,贤妃耶律燕哥再结珠胎,要怎么劝?

开国以来,天家子嗣从未让文武百官这么牵肠挂肚过,反正赵光义子孙甚众。

但现在的问题不是有无,而是该多的不多,该少的不少。

如果耶律燕哥再产一子,这天下该传给谁?有李世民做榜样,弑兄杀弟不是不可能!

就连钱惟演都开始忐忑不安,担心赵恒会有死两个不如死一个之类的想法。

赵恒不至于悲观到这个地步,但又有送耶律燕哥入道洞真宫的冲动,若非耶律隆绪健在,耶律燕哥很可能已经换上道袍。

俗话说得好,解铃还须系铃人。

刘纬背上有一口永远也别想甩掉的黑锅,硬着头皮请立六皇子为皇太子,并断言耶律燕哥会举双手赞成。

耶律燕哥不但赞成立六皇子为皇太子,并再次提出让七皇子入读已经改成幼儿园的半边天学堂。

这一次,赵恒没有犹豫,刘纬一口答应。

六皇子静悄悄入住刘纬宅,仅携契丹籍宫女二人,就连乳母都是宅内旧聘。

一切如故是刘纬的坚持。

也是耶律燕哥的期望,外祖父、生母均逝于宫廷恶斗,她比谁都希望七皇子平平安安度过一生。

皇后刘氏是最满意的那个人。

刘纬如今三子两女,顺势称皇六子为小六儿,一家人其乐融融。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