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历史军事>天禧盛世> 第八章 西取党项(四)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八章 西取党项(四)(1 / 2)

天禧盛世 夜半鬼读书 更新时间 2022-10-10

 天禧四年,八月十六日。

平夏西路军屯于耀德城遗址,并在鸣沙川摆出强渡黄河的阵仗,又发役夫百万重筑清远、溥乐、耀德三城,沿途每二十里另凿一井。

汉蕃侧目,有人欢喜有人愁。

党项之所以成为赵宋心腹大患,实源于赵光义诏废统万城。

自那时起,弃无用之地、迁民于关内就成为朝堂共识,有心依附的生熟蕃进退两难、蛇鼠两端、无所适从,李继迁得以坐大。

而今,发役夫百万重筑清远、溥乐、耀德三城,等于废弃祖制,但需时间验证。

事实胜于雄辩,耀德新城地基南北长三里、东西宽二里,略大于灵州城,为了解决人畜饮水,不仅在城内、城外置井七座,引灵州川之水以济也在紧锣密鼓的筹备当中。

九月初十,陕西转运司在耀德新城东、置榷场一座,许汉人、生熟蕃自由贸易。

三司使李士衡本应坐镇延州计度平夏军东路粮草,却跋涉七百余里突至西路阵前,并大大方方道明来意:“陛下、寇相公担心西路轻敌冒进,命我实地查看,没想到诸位稳如泰山。”

石普瓮声瓮气道:“灵州以水溉田,四向泥淹,春夏不宜进师,往年可趁秋冬之交的地冻再行,今岁难料……”

千年水利毁于一旦,是任何人都不敢想象的事。

别说石普,就连韩守英、邓守恩、周文质等人都被蒙在鼓里。

文武百官均为刘纬行事风格所惊,纷纷就事论事,却被赵恒一句话按下:“我中国之水利,何以养贼为患?”

但又不得不遣使训斥,一般人分量不够,所以李士衡星夜兼程。

刘纬设香案谢罪,并信誓旦旦的表示无一人因沟渠泛滥而遇难。

李士衡没把问责当真,拉着刘纬、李及在热火朝天的工地四周巡视,边走边叹:“灵州水利尽废,拓拔德明的请降奏疏无人敢信,早晚会有一场生死之战。”

“够呛。”李及本知秦州,因探得怀远镇虚实而调至平夏军,掌战时民政等事项,他侃侃而谈,“耀德北去百里是灵州城,西去百里是黄河南岸,东去一百五十里是盐池,无论拓拔德明聚兵于何地,均有顾此失彼之忧。聚城坚守,以待寒冬,方为上上之策。除非我军硬取,否则绝无生死之战。”

李士衡道:“就怕党项狗急跳墙,不惜一切代价进逼延州城,动摇两路军心。”

当初,兵分三路、兵分五路也有成熟方案供赵恒选择,遭刘纬列举“争功”、“难制”、“不测”、“粮道多而役必倍之”等不利因素否决。

刘纬想了想道:“何亮在鄜延路耕耘十年,仅延边就有围寨七十二座,肩负烽火之责,金明三十砦则为中坚,党项虏不可能无声无息的潜入。”

李士衡苦笑:“金明三十砦散居数百里,只有围寨彼此呼应,嘉瑞却禁止他们迎敌。”

刘纬道:“围寨以安民为主,怎能避长就短?为贼所趁?若是围寨为贼所用,我等怎么向天下人交待?好钢得用在刀刃上,阻贼退路即可。”

李士衡摇头道:“嘉瑞是铁了心拿延州为饵,诱拓拔德明深入。”

刘纬问:“延州哪一年不是在防备党项南下?东西二路未征用延州一兵一卒,往年可以?今年不可以?”

李士衡道:“今国家储蓄半数在鄜延路、环庆路,延州城夹河而建,雉堞卑小,却又占去鄜延路三成,仅以金明三十砦熟户为藩篱,其部六七万,勘兵者两万余,散居山间,难以聚众。而今灵州农耕已废,党项很可能大举入寇延州血仇,届时西路军鞭长莫及,嘉瑞如何应对,取灵武?还是北渡黄河?”

刘纬断然否认:“取灵武?一城嗷嗷待哺,不是给拓拔德明擦腚吗?渡河也不妥,吐蕃、甘州回纥正对怀远虎视眈眈,何必为拓拔德明分担压力?”

李士衡不由来气:“嘉瑞真是好算计,西路军若在耀德屯田两年,党项不战而亡。”

刘纬斩钉截铁道:“瞧计相说的,西路军回师延州很难,但可直取盐池。”

……

李士衡不仅带来告诫,还有韦州一众降将的告身、封赏,一如景德二年所诏,并另有加恩。

仁多阿狸以韦州团练使一职实领韦州,隐隐与麟府路高氏、折氏、王氏并列,成为北宋初期第四家名副其实的藩镇。

仁多阿狸惶惶不可终日,再三哀求赴京师闲居。

刘纬遂许其赴京任职,又让陕西转运司礼送韦州降将家属先赴京畿安顿,韦州兵则自成一军,俸料比照禁军上四军。

仁多阿狸的惶恐并非毫无来由,拓拔德明的愤怒没能压抑到寒冬。

九月十九日凌晨,党项兵自龙州、洪州出,经十里井入寇延边,烽烟串起,遮天蔽日。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