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综合其他>温侯> 第三十六章 图穷,见得一柄鱼肠剑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十六章 图穷,见得一柄鱼肠剑(1 / 2)

温侯 cfan 更新时间 2023-04-14

 <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b>“士珍,你准备好了吗?”王复这一声轻声问询,听到郭蕴和张基的耳中却似晴天一声霹雳震响。刹那间两人的腿都开始哆嗦了起来,郭蕴硬撑着颤抖问道:“叔父何有此问?”

“士珍,你这样可是很让我失望啊!既然想要做得大事,又岂能临阵怯场,反正各种准备都已经做了,临到场前又何必瞻前顾后,畏畏缩缩。放手做出来便是,你不是已经做好了各种心理准备了吗?”王复依然是那副平缓而有着些戏谑的语调说来。

郭蕴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也不敢直视王复那意味深长的眼神,只得低下头来,脑中各种念头翻来覆去的倒腾:王复他已经知道了么?他到底知道了些什么?他今天这般举措难道只是为了引蛇出洞,想到这里,郭蕴猛然出的一身冷汗,抬起头来,骇然的双眼大睁盯着王复,想看出王复有什么心思,但在那如深沉如渊海般的眼里,他什么都看不出。

不会的,不可能的,张基绝不可能出卖我,郭蕴斜眼瞟了下张基,看到的也是一脸的茫然和惊惧。张家也许有胆量对抗正在日薄西山的郭家,但绝没有可能敢对抗如日中天的汝南袁氏。再说,他出卖我有什么好处,王复也不可能帮助他实现振兴马邑张家的野望,只有袁氏才能让马邑张氏实现更进一步的目的,叛变的有可能是别人,绝不可能是张家。

会是谁叛变?郭蕴脑门上唰唰的留下汗水,沿着脸颊一道道的流淌下来,直滴在地上,发出滴答滴答的声音,在这一刻间的会客厅中,众人都未发出任何声音,厅中一片死寂,唯有这汗水滴在地上的声音格外的清晰。

如果王复已经知道我此次到来的目的的详情,他会怎么做?杀掉我们,反手间覆灭张家,重新控制雁门关?不可能,即使我此刻被王复借机杀掉,他也不可能顺利接收我带来的的五千太原兵,到时候这些太原兵就会成为雁门关的腹心之患,随时有可能出乱。那么他不会杀我,他会软禁我?恩,就是这样。可是现在是在我的厅中,在我的已经埋伏了两百刀斧手的宴客厅中。他来的时候亲兵没有许多,又都被我派人设计招待起来。王复王信二人独身进厅,又怎么对付我埋伏的刀斧手,难道他们早已经偷偷派兵包围了我的府邸么,这时候是不是已经打了进来,包围了客厅,所以王复才在这时候选择图穷匕见?

感觉时间像过了一个世纪,正在想如何脱身之策的郭蕴听见王复的声音又在耳边想起:“郭家贤侄,你何必那么紧张,我没有派兵包围你的府邸,也没有派兵围剿张家。你有什么可害怕的呢?”

王信在旁边被两人之间的言语举动搞得一头雾水,原以为王复是在缅怀过去。不是很熟悉那时情况、但又心底里深为当时的党人们的慷慨举动所振奋鼓舞的王信正扎着耳朵听得津津有味,不料情形急转直下,王复似是看出了什么,竟直接询问反叛之事,派兵包围府邸,围剿张家,这种种竦人听闻的大事在王复嘴中说出来竟是出奇的轻松。

直到此时,王信才感觉身边气氛的不同。这郭蕴,这从小一起交流玩耍的伙伴,从来都是谨言慎行,性格既不强势,才能也只是中人。几年后再次见面,竟能从其身上感觉到一种坚毅决然的滋味来。

既然是王复亲口道出。出于多年形成的对王复的信任,王信就知道这肯定是事实。郭蕴一介中人竟然有这样的的胆魄。委实让王信惊讶不已。到底是什么样的理想的破灭,竟然能让郭蕴考虑叛乱这样败家灭族的事情。在王信记忆里,郭蕴一直是那种谨小慎微类型的人,从来都不会慷慨激昂的大声说得甚么。没想到到今日才发现郭蕴竟然也有这般勇傲决绝的一面。造反――可是要夷三族的啊。

但是现在看郭蕴被王复说破后的表现,那种惊慌失措,这叛乱之事分明是真的了。

王信上前一步问郭蕴:“郭兄,我叔父说的难道是真的么?你要叛乱?在这等关键时刻你要叛乱,难道你要勾结鲜卑么?怎么可能?”说着这样的话,但王信自己都不相信自己。怎么可能,从小一起玩耍,虽不算知己相交,但也算知之甚深了。况且前几天刚见面时是何等的愤慨,口口声声说着并州士族的开疆大业。并州士族与边胡数百年来争杀不断,向来是血仇不共戴天,平安相处已是不可能,更何况是勾结鲜卑,打破边关,放数十万鲜卑胡骑入关残虐并州和――他们自己。

这怎么可能?

可这事终究是有可能的,而且它已经变为事实,其理由正如以下郭蕴所说:

“这有什么不可能?”郭蕴终于想通了很多事,放下了某种心事。浑身都平缓了起来。

“很多事情之所以会认为它不可能,是因为你从中看不到足够的收获。当做一件事所能够获得的补偿远远大于你的失去的时候,那就什么事情都有可能发生了。”

“勾结鲜卑――有什么不可以?鲜卑这些胡骑最大的奢望不过是抢些东西,杀些人而已。我汉家的江山,他们终究不可能夺去。所以如果能够获得足够的代价,我是很乐意来做这件事情的。”郭蕴脸上已彻底恢复平静,不在慌乱,说出的话竟然有着一些奇怪的条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