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科幻灵异>南疆谜城> 第五百三十九章 龙陵寨3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五百三十九章 龙陵寨3(2 / 2)

南疆谜城 绝域轻骑 更新时间 2021-07-03

“我们白族与其他少数民族的姓不一样,相传我们的祖先是一名英雄,他叫龙佑那,在诸葛亮南征的时候,我们部落的力量还很弱小,必须听命于孟获等其他大族的命令,他受孟获等人的蒙蔽蛊惑,带领族人与蜀汉大军对抗,诸葛亮设计擒获了龙佑那。”

“一开始龙佑那也和孟获一样抵死不降,后来他慢慢知道了蜀汉南征的真像并不像是孟获所说的那样,孟获是颠倒黑白、蛊惑人心,有意挑起不明真像的南中百姓去对抗蜀汉大军,自己只是被孟获蒙蔽利用了。再加上诸葛亮以德报怨的做法,让他深受感动,于是他便主动投入了诸葛亮的麾下,并出面招幕南中子弟,与蜀汉大军一起在沙场上建功立业。”

“诸葛亮便赐他姓了张,改名为张钺,并将南中子弟专门编为一军,外叫无当飞军,交与张钺率领,作为前锋一起参加了历次北伐,逐渐成为了蜀汉军中一名战绩彪炳的青年将领,写下了自己人身当中浓墨重彩的一页,由于他战功卓著,后来还被蜀汉政权封为白子国的国主。”

“在第六次北伐之前,诸葛亮已经感觉到自己命将不久,而自己的北伐事业也终难成就,蜀汉基业也再难保全。所以诸葛亮便叫张钺遣一子回原籍,恢复龙姓,隐藏于此,说是为蜀汉将来复国,做准备工作,后来龙佑那遣回来的那一支族人,便长期在此生活,并恢复了自己原先的龙姓,一直延续至今。

直到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件事便没有了下文。

可惜过了千百年以后,也没有人来寻找我们族人给我们安排任务,更没有人来领导我们准备为蜀汉复国,而我们的祖先世世代代在此居住,也早已习惯了这里的生活,所以就在这方风水宝地上生活了下来。

龙村长的这一番介绍,让李子木等人听得入神,因为龙村长所说的这一切,点点滴滴都说在了他的心坎上,这些内容对于他们此行的任务的重要性,简直是不言而喻。他的心中其实早已经怦然心动,只是为了不引起龙村长的怀疑,他仍然装作若无其事一般,就像是在茶楼里听说书的人讲评书一般轻松自然。

在执行此次任务之前,李子木仍然像往常一样,在网上搜索了当地相关的风土人情,文化传说,甚至还专门找了几本书来看,里面介绍的情况和龙村长说的差不多,但远远没有龙村长讲得详细精彩。因为龙村长的每一句话,每一个措词都倾注了大量的感情,就像是亲身经历过那些难忘的瞬间一样,所以大家听起来特别的有味。

据史书记载,相传三国时白子国主叫龙佑那,又作龙凤佑那、凤佑那、张龙佑那、张佑那等,是白族先民,起初他们的部落很弱小。三国蜀汉建兴三年,蜀相诸葛亮南征,杀雍,擒孟获,然后果封龙佑那为当地领导人,世袭领地,并赐他姓张,在白崖筑建宁城,作为治所,改白子国为建宁国,立铁柱并《南中纪功碑》。

明代大文学家杨慎在《滇载记》中记载,诸部慕武侯之德,&渐去山林,徙居平地,建城邑,务农桑,诸部于是始有姓氏&。传至其十七世孙张乐进求,被唐太宗封为首领大将军。不久,其建宁国被细奴罗的大蒙国替代。”

这些都是有明确的历史记载的,与龙村长所说,大同小异。

“龙村长,你刚才讲得竹王的故事在前呢?还是诸葛亮南征的时间在前?”龙村长刚刚畅快地讲完这一段,美美地抿了一口杯中的酒,冷不防美女又问了一个很专业的问题。

这个问题好像龙村长以前根本就没有考虑过,以至于支吾了半天才含含糊糊地说了一句:“我想可能是竹王的故事在前吧,要不然这南中图谱上怎么会有竹王的故事呢?只是这个故事通过口口相传,里面可能也增添或减少了一些成分,某些地方可能有一些失真,但故事的因果和脉络还是经得起推敲的。”

听龙村长说完这一切,大家才从那个战乱纷争的古战场里面走了出来,思维又重新回到了眼前的社会当中。

看来这里的确是当年诸葛亮南征的战场之一,这里肯定也有他们一心要寻找的孟获城,或许这个具体的地方就是龙村长所说的五行山、七星海。

而这个竹王的故事也许是通过诸葛亮完善包装过后而形成的故事,因为以前的神话故事都经不起仔细的推敲,还有很明的漏洞,但这个故事不一样,故事有血有肉,而且故事里面思路清晰,逻辑合理,而且还能前后互相呼应,相互佐证,所以李子木认为这个故事是有人用心编排过,并有意识让其流传下来的,编排这个故事的人是想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告诉后来人一些信息,这才是他的初衷。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