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历史军事>一梦千年话汴梁> 第十八章丰收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十八章丰收(2 / 2)

一梦千年话汴梁 老山活着 更新时间 2021-09-08

不一会儿,墨儿捧着一个漆盒就回来了。难跑的太急,脸蛋红扑扑的煞是可爱。施平冲墨儿笑了笑,把盒子接了过来。他打开漆盒,伸手从里面抓了把黄澄澄的玉米,展开对陈县令说道:“县尊您看,这就是玉米!”

“嗤”,围观的人发出一阵吸气声。陈县令看着手中的玉米,惊道:“这……这玉米……竟然如此大颗粒,简直是闻所未闻!”

皂吏和差役看了也都啧啧称奇,刘县尉拿起一颗玉米,放在嘴里嚼了嚼,微微有些甜味,但有些嗑牙。不过她还是咽了下去,说道:“嗯,有点甜……”又好奇的问施平,“玉米这么大颗粒。怎么亩产只有二三石?对了,这东西怎么吃?”

施平笑道:“跟小麦一样,也要磨成粉,蒸煮都可以。玉米虽然种子大,但植株也大,每一株玉米占田地就多,每亩植株就少,因此产量高不起来。再说这是海外异种,需要慢慢适应大宋的气候。也许将来适应了环境,产量会有所提高。”

“多谢指教!”刘县尉客气道。

“不敢当!学生应该做的。”施平谦虚了几句,又转身对陈县令抱拳行礼,“县尊,向朝迋献上良种,固所愿也。学生也算是完成了对冲虚道长的承诺。不过,有几句话学生不得不说,这也是冲虚道长临终前的意思。”

陈县令:“但讲无妨!”

施平从怀里掏出一本手记,双手捧给陈县令,说道:“县尊,冲虚道长生前让学生录下的改良粮食品种的心得,是她老人家的毕生心血。向朝廷献粮种时,请县尊一并交给三司。”

这时憨牛和栓柱分别端来了点心和茶水。施平邀请陈县令、刘县尉入座品茗,又亲自为众人斟茶递水。和宋朝喝茶烹煮的方法不一样,山庄里提供的只是简单的泡茶。烧开的水直接倒进装着茶叶的杯中,就算搞定。茶叶在杯中上下翻滚,然后舒展开来,一片片绿色煞是好看。这种新奇的喝茶让人大开眼界。陈县令喝了一口清茶,顿觉口舌生津:“不错不错!伯原,这茶喝起来简单方便。道法自然,返璞归真。这恐怕才是喝茶的本意。这茶叶本官很喜欢。走之前包上一点。”

“哈哈,早知道县尊肯定会喜欢,已经为您准备了不少。”施平笑嘻嘻的说道。又抱拳对众人说道,“诸位,这茶是山中野茶,学生按照冲虚道长所授的特殊法子,炒制而成。这茶不仅喝起来方便。长期饮用有宁心安神、益寿延年之功效。诸位都是第一次来山中做客,山中简陋,只能准备一些土仪聊表心意。其中就有一包好茶叶。诸位不要嫌弃!”

“哪里,哪里,施庄主太客气了。”众人喜笑颜开,纷纷抱拳还礼。陈县令笑了笑,心中暗赞施平这小子八面玲珑,倒是很会做人。

放下茶杯,陈县令打开手册仔细观看,原来上面写的是如何培育良种以及避免粮食种子退化的办法。书中不仅介绍了土豆和玉米的种植方法。还总结了各种粮食作物培育种子的技术。内容包罗万象,越往下看,陈县令越是惊讶。心里又暗暗吐槽:如果真按书中的办法执行,那可一个大工程,朝廷怎么舍得这么大的投入?

比如说水稻种子退化问题。书中就列举种子退化的原因有四:其一,械混杂。主要是在水稻生产过程中发生,如种子处理、播种育秧、移栽、补苗、收割、脱粒、翻晒、贮藏和运输过程中,由于人为因素发生品种间混杂,降低了良种纯度,影响生长整齐和丰产性。

其二,物学混杂。指品种间或亚种间天然杂交,使后代逐渐发生变异,造成良种混杂。而生产上使用的由杂交育成的新品种,如遗传性不稳定,其后代也有可能分离。

其三,受不良环境、栽培条件的影响。品种的优良特性发挥都要求一定的环境条件,在这些条件不能满足时,就会发生变异,促使品种退化。

其四,留种的选择标准不明确。在水稻选留种时片面注意穗大粒多的特性,而对其他性状如分蘖、高矮、抗性等考虑不够,也会引起退化。

书中随后又介绍了防止水稻退化的措施:其一就是建立专门的良种库存。将良种分多年使用,可以有效的防止因为遗传产生突变,防止子代产生性状分离。第二是开辟专门田地繁育种子。说白了找一块好地专门用作育种,且为了保证种子形状稳定,这块土地周围两里地不应该有其他品种的水稻,防止产生杂交。

还有就是防止人为种子混合。一定要在生产生活中认真选种育种,不要把别的品种的种子混合进入原种子。最后就是选掉性状分离的植株。在生产过程中,一旦发现出现性状分离的植株,如果不是很多,就要及时去掉,避免以后杂交。

陈县令合上手册,摇头说道:“伯原,这献上去没有任何意义。冲虚道长这次恐怕是枉费心机了!朝廷不可能答应的。没有谁愿意承担这个责任。花这么大的精力和财力为天下培育良种。”

刘县尉看了关于水稻的部分,也无奈的说道:“县尊言之有理。冲虚道长写的改良种子法子,的确是利国利民的好办法。可惜花费太大了!这两年天灾不断,疫病流行,朝廷如今也是举步维艰啊!当今官家虽然仁慈,爱惜百姓。恐怕他也有心无力……”

宋真宗在位后期,身患头风,任用王钦若、丁谓为相,支持刘皇后听政。沉溺于封禅之事,广建宫观,劳民伤财,导致社会矛盾加深。老皇帝驾崩后,小皇帝赵祯登基,刘娥开始垂帘听政。明眼人都知道,权力实际掌握在皇太后手上。这两年天灾人祸不断,赵祯想要有所作为,也有心无力。

施平当然知道朝廷是什么情况,他也根本不相信封建时代的官府能搞一个农科所出来。今天他之所以这样做,就是为了下一步计划做铺垫。那就是把仙云山庄打造成这个时代的农资公司,不仅向农民捷供良种,还要发展优质的农具。从新野开始,脚蹋实地向外扩展,一步提高这个时代的生产力。

施平突然站起身来,走到陈县令面前稽首一礼,慨然说道:“县尊,翁翁在世时常教导我,不为良相便为良医。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学生不一人,愿终其一生在这山庄,为天下人培育良种!请县尊助我一臂之力!”

此言一出,四座皆惊。

(未完待续)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